劳动争议律师:有关员工不辞而别的相关法律解答

  在各用人单位中,员工不辞而别的现象比较多,这也是企业离职管理中比较常见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劳动争议律师跟大家一起从法律角度做如下分析。

  一、员工不辞而别的法律性质及评价

  员工不辞而别,是指拟离职员工未根据合同商定和法律规定执行提早通知责任而私自脱离工作岗位的行动。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早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劳动者辞职的,应履行提前通知用人单位的义务。而不辞而别的行为恰恰违反了法律规定,属于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背本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许违背劳动合同商定的失密责任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故对不辞而别的员工,用人单位有权追求其法律责任。

  二、员工不辞而别的相关法律问题及预防措施

  01劳动关系何时终止?

  劳动关系的终止基于法定事由或一方(含两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劳动者没有明确做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用人单位也没有做出解除或许终止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的前提下,劳动关系并不当然终止。

  揭示:不辞而别应理解为职工私自脱离工作岗位。而在实践当中,员工反悔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缴纳期间的社会保险等,用人单位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合用法律多少问题的说明三》征询意见稿规定,劳动者违背用人单位规章轨制,擅离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抉择并投递劳动者或进行了布告,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予以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擅离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既未履行法定程序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也未送达劳动者或进行公告,劳动者主张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计算数额的三分之一进行补偿。

  揭示:由此可见,单位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应积极执行通知解除劳动关系的步伐,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争议和风险。

  02用人单位是不是可以扣发工资?

  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劳动者曾经供应劳动部份对应待遇不该被克扣。若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只是在存在工资支付障碍的前提下(无工资卡、无法联系本人),用人单位可以暂缓工资支付。

  揭示:从危险操纵角度,用人单位应该实时通知劳动者前来领取工资,若劳动者未按通知前来领取,用人单位不承担工资拖延的责任。

  03用人单位是不是应及时办理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手续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许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许终止劳动合同的证实,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揭示:劳动者不辞而别,用人单位因通知阻碍致使上述责任无法履行的,依法不承担损失赔偿责任。但仍应以用人单位履行通知义务为前提。

  三、员工不辞而别的预防措施

  01若何解决通知障碍问题

  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相关通知义务。故通知文本是否能有效送达成为关键。许多劳动争议案件中由于用人单位未履行通知义务而败诉。

  揭示:故倡议用人单位在入职登记表或劳动合同中请求劳动者明确“法定通知地点”,作为用人单位投递相关文件的正当途径。劳动者填写地点错误的,自行负担投递不及时的责任。未履行地址变更后的通知义务的,亦自行承担责任。在明确告知法定通知地址及相关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出现员工不辞而别且无法联系的情形,用人单位不承担通知障碍的法律责任。

  02若何解决损失赔偿问题

  依据劳动部《违背<劳动法>无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补偿设施》第四条规定:劳动者违背规定或劳动合同的商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丧失的,劳动者应补偿用人单位的下列损失:(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揭示:对用人单位而言,提早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损失计算办法及大致数额并不与现行法律相抵触,如在劳动合同中商定,劳动者未提早通知单位擅自离职的,根据应通知日期折算单位损失,此作为单位寻人顶岗的费用,双方协议约定在末月工资中扣除。此种做法并不与现行相悖,也符合企业操作实际。

  03若何解决服务期和谈及竞业限制协议问题

  员工在私自离职前曾与单位签定服务期和谈或竞业限定和谈,则存在该和谈是不是继续履行的问题。劳动者擅自离职,未履行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追索违约金。

  而对于竞业限定协议的效能,并不因劳动者不辞而别而解除。劳动者一方仍需遵照竞业限定商定,违背商定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要求其支付违约金。但用人单位拟放弃竞业限制义务的,应向劳动者履行告知程序。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3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34

相关推荐

  • 辞职的理由有哪些?劳动争议律师讲完你就知道啦

      只是不太合适。”我们多么喜欢用这种新时代对更严厉判断的回避来缓和我们在工作游戏中的拒绝和辞职!然而,许多雇主设法暗示不快乐的员工是不称职的员工,这是“适者生存”的残酷含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总是吸引那些占上风的人,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抵制他们对不合适的嘲讽,除非我们认为自己被尼安德特人俘虏了。劳动争议律师就来为您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希望会有所帮助。   然而,仔细…

    2023年 2月 4日
  • 个体户拖欠工资怎么办

    法律咨询解答 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有欠条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出具有工资欠条的,或者有支付协议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由于一些省市未经劳动监察限期支付不支持赔偿金,建议先向劳动监察投诉,限期内不支付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相…

    2023年 2月 20日
  • 劳动律师:劳务派遣的相关介绍

      劳动律师浅谈有关劳务派遣的相关规定。   为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并按规定享受各项活动。 用人单位在短时间内以标准化方式聘用所有人员,工作量非常大,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为公司派遣劳务,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一条捷径。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用…

    2023年 2月 4日
  • 劳动仲裁可以撤销吗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条:“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之规定,律师认为,撤回仲裁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人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在仲裁裁决作出前的任何阶段,申请人均可以撤回申请,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也可以打电话口头撤回,但最后要补一个书面撤回要求。 相关法律规定 《劳…

    2023年 2月 20日
  • 你是否适合在大型公司中工作?劳动争议律师教你判断

      您是否适合在大型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业务?大公司是许多法学院学生志向的焦点,但它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工作环境。一些律师在他们拥有更多自主权的小公司或在他们的工作更有可能帮助弱势群体的公共部门中会更快乐。以下材料可以帮助您确定大公司的做法是否适合您。劳动争议律师就来为您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希望会有所帮助。   考虑下面三个简短的陈述,并圈出你的答案是真是假。答…

    2023年 2月 4日
  • 劳动争议律师:劳动争议仲裁的相关法规

      劳动争议律师解答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规。   第四十一条当事人申请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的,可以自行解决。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第四十二条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应当首先调解。   调解达成合作协议的,仲裁庭应当进行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载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

    2023年 2月 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