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无权处分法律后果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无权处分的法律后果按照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和无效两种情形承担:
(一)无权处分合同无效时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
在处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善意的第三人或不知无处分权的处分人基于“意思表示不真实”行使撤销权的情形之下使合同无效。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之下,交易安全的保护己经没有了多大意义,这时的法律调整应该着重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因而不应该规定善意取得,最大限度地把权利是否变动的权利赋予权利人,由权利人来自由行使追认权,追认使变动有效,不追认就无效。
(二)无权处分合同有效时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
1、处分行为有效
追认或无权处分人事后取得处分权有效。追认指的是处分完成以后的认可。此时合同已经履行,标的物已经交付给买受人,权利人的追认补全了出卖人处分权的瑕疵,从而使该处分行为有效。经过追认以后的无权处分行为变为有效行为。原权利人不能以处分人违约或侵权为由请求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仅可以通过不当得利向无权处分人请求返还因无权处分所取得的财产。也就是说追认之意思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权利人与处分人间法律关系的性质发生变化,即权利人以所有权换取不当得利返还之债的债权。
2、处分行为无效
如果权利人拒绝对无权处分行为进行追认,而且无权处分人也不能取得处分权,第三人也不能够善意取得的,则无权处分行为无效。无权处分行为无效之后将在无权处分人、原权利人和第三人之间产生比较复杂的法律后果,分别述评如下:
(1)权利人和无权处分人之间
第一,如果标的物还没有交付与第三人,处分人与第三人已经订立了转让合同,这时原权利人和处分人依然是合同关系或侵权关系。是合同关系的,原权利人可以依据合同收回所有物;是侵权关系的,可以依据所有权的支配效力和追及效力请求返还财产和恢复对所有物的支配,有权禁止处分人实现交付,如果处分人权衡不履行与第三人的无权处分合同要承担的违约责任和不向权利人返还标的物的侵权责任后,选择了前者,将标的物交付第三人履行与第三人的合同,权利人可基于物权的追及权向实际占有人(第三人)请求返还。这种情况下,因为标的物没有发生变动,处理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第二,如果标的物己经交付与第三人,无权处分人和第三人的合同己经履行完毕,原权利人又没有进行追认,处分人也未取得处分权的,这时,两者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标的物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这种情形的法律后果前文己述,在此不赘。二是第三人没有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合同有效,处分行为无效)。这时权利人可以依据所有权向第三人请求返还,也可以请求无权处分人承担违约或侵权给原权利人造成的损失。该损失主要是原权利人在向第三人请求返还期间所失去的经济利益。
(2)权利人和第三人之间
这两方之间的关系只发生在第三人不能善意取得而占有标的物的情况之下,权利人可以依据所有权向第三人请求返还。除不可抗力外,第三人在占有标的物期间,标的物损害或者灭失时,还应该向权利人赔偿损失。
(3)无权处分人和第三人之间
在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处分行为无效的情况下,无权处分人和第三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合同不能够履行而产生的违约责任和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关系。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是指出卖人就标的物所有权不能完全转移于买受人而应承担的责任。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35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35

相关推荐

  • 追女方时自愿转的账能要回吗

    法律咨询解答 追女方时自愿转的账一般是不可以要回的,自愿给的钱属于赠与行为,无权要求对方返还。但如果有相关记录或证据表明该转账是借款的,则可基于借贷关系要求对方返还。【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可靠的律师,能…

    2023年 2月 19日
  • 民法典中对方不按时履行合同是否构成违约

    法律咨询解答 对方不按时履行合同构成违约。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第五百七十八条

    2023年 2月 19日
  • 租赁合同中甲方乙方如何确定

    律师解答租赁合同中甲方乙方一般是出租人是甲方、承租人是乙方,也可以互换,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可。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

    2023年 6月 30日
  • 一房二卖合同的法律效果是怎样?

    出卖人先后或者同时将同一特定的房屋出卖给两个不同的买受人,这一行为就是一房二卖。那么,一房二卖合同的法律效果如何? 网友咨询: 一房二卖合同的法律效果是怎样? 北京市中银(南昌)律师事务所屈艳丽律师解答: 一房二卖合同的效力要分三种情况: 1、先、后买受人中有一个买受人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而所有的房屋买卖合同均签订于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则所涉及的买卖合同为…

    2023年 5月 14日
  • 民法典中安装地是否合同履行地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合同履行地由双方当事人约定,安装地是否为合同履行地以双方约定为主。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按照上述仍不能确定合同履行地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

    2023年 2月 19日
  • 劳动争议必须提供劳动合同吗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劳动争议必须提供劳动合同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劳动争议必须提供劳动合同吗 出现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时,如果有劳动合同的,一定要提供劳动合同,没有劳动合同的,要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其他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