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合同法律师讲解疫情能否作为合同取消的原因

  疫情尚未结束的情况下,承租人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为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而引发了纠纷。因此,我们需要知道,作为不可抗力的新冠肺炎防控措施是否构成合同取消的原因。接下来合同法律师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不可损伤抗力?

  《民法典》总则第180条第2款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冠状病毒疾病暴发是否构成不可抗力?

  当前我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政府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疫情防控措施。对于企业因此我们不能没有履行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自己不能预见、不能为了避免学生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三、新冠肺炎疫情构成不可抗力,是否必然导致合同终止?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两种:

  (一)部分或全部豁免;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规定,不可抗力不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有其他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免除部分或者全部责任。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责任。

  (二)解除劳动合同。《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企业不能为了实现经济合同管理目的。

  可以看出,当前新冠肺炎防控措施虽然是不可预见、不可避免、无法克服的不可抗力,但不一定是合同豁免造成的。 作为不可抗力的新冠肺炎感染防控措施是否构成免责事由,与履行合同的期限、履行合同的内容、感染的影响程度和因果关系有关。

  具体到上述两起案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对该两起案件进行合同履行产生了具有一定的影响,但该影响企业尚未达到令合同管理目的就是不能为了实现的程度,疫情结束后上述两份租赁服务合同均可继续履行,合同主要目的我们可以有效实现,故承租人无权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学生解除劳动合同。

  目前,新冠肺炎对旅游、交通、娱乐等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可以预见,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引发的租赁合同纠纷也将陆续进入司法程序。 对此,法官建议双方根据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及时沟通协商,本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变更合同条款或签订补充协议。 疫情防控期间适当减免租金或延长租赁期限,通过协商从源头减少纠纷。

  以上便是合同法律师讲解的相关内容,相信您已经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还有其它此方面的困惑,欢迎来咨询我们,我们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33
下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33

相关推荐

  • 房屋定金合同违约时怎样赔偿

    法律咨询解答 1、房屋定金合同违约时,按照合同约定赔偿,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赔偿。2、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相关法律规…

    2023年 2月 19日
  • 签合同对方不盖章可以签字吗

    律师解答签合同对方不盖章可以签字,法律效力一致。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盖章,委托代理人签字的,代理人必须出具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

    2023年 8月 6日
  • 没有成立的合同有违约责任吗

    法律咨询解答 没有违约责任。违约是要建立在合同有效的基础上的。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也就不存在违约的说法,但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采取返还或者折价赔偿的方式予以补偿。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2023年 2月 19日
  • 合同项下权利什么意思

    法律咨询解答 合同项下权利,又称合同债权,是指债权人根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向债务人请示给付并予以保有的权利。合同权利的特点为:1、合同债权是请求权。2、合同债权是给付受领权。3、合同债权是相对权。4、合同债权具有平等性。5、合同债权具有请求力、执行力、依法自力实现、处分权能和保持力。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八条

    2023年 2月 20日
  • 民法典中阴阳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阴阳合同中,摆在明面上的阳合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因此该阳合同无效,而阴合同是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合同,根据其是否符合民事行为的效力来判定合同是否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2023年 2月 20日
  • 合同只要双方签字是不是就是有效的

    法律咨询解答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明确且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法律禁止性、限制性规定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