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劳动报酬的行为还造成劳动者不能及时获得自己的报酬,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财产权益。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经济犯罪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客体要件
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客体是一个复杂的客体,违反了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财产权。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客体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报酬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承认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第一款之一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中国,公司、企业和个人经济组织违反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拖欠劳动报酬,破坏了正常市场经济社会的劳资关系。拖欠劳动报酬的行为还造成劳动者不能及时获得自己的报酬,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财产权益。
二、客观要件
在客观方面,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表现为转移财产、藏匿财物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因能够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较大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不支付的行为。
首先,拒不支付企业劳动工作报酬罪在客观发展方面表现为不作为的行为管理方式,而且我们必须是采取有效转移财产、逃匿事恶意的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进行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其次,恶意欠薪数额存在较大才构成一个犯罪。最后,须经中国政府通过有关教育部门可以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三、主体要件
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体。
四、主观要件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拖欠工资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恶意,即不是没有资产可以支付工资,而是没有钱支付。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不是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只要有拖欠工资的故意,就可以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这个问题的讲解暂时到这里,总的来说,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在拖欠工资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恶意,即不是没有资产可以支付工资,而是没有钱支付。我们正在建设法治社会,法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大有裨益,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要比处罚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更有价值,更为重要。如果您还有更多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经济犯罪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