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劳务合同纠纷归谁管?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发生劳务合同纠纷归谁管?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发生劳务合同纠纷归谁管?

劳务合同纠纷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约定了合同履行地的,以约定的为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劳务合同具有的特征是什么?

1、主体的广泛性与平等性。

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是法人、组织之间签订,也可以是公民个人之间、公民与法人组织之间,一般不作为特殊限定,具有广泛性。同时,双方完全遵循市场规则,地位平等。双方签订合同时应依据公平原则进行。

2、合同标的的特殊性。

劳务合同的标的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提供的活劳动,即劳务,它是一种行为。劳务合同是以劳务为给付标的的合同,只不过每一具体的劳务合同的标的对劳务行为的侧重方面要求不同而已,或侧重于劳务行为本身即劳务行为的过程,如运输合同;或侧重于劳务行为的结果即提供劳务所完成的劳动成果,如承揽合同。

3、内容的任意性。

除法律有强制性规定以外,合同双方当事人完全可以以其自由意志决定合同的内容及相应的条款,就劳务的提供与使用、受益双方意定,内容既可以属于生产、工作中某项专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属于家庭生活。双方签订合同时应依据自愿原则进行。

4、合同是双务合同、非要式合同。

在劳务合同中,一方必须为另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则必须为提供劳务的当事人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故为劳务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大部分劳务合同为非要式合同,除法律有做特别规定者外。

如果是提供劳务的一方和接受劳务的一方之间就劳务合同发生纠纷的时候,双方当事人之间首先可以协商处理,如果是双方当事人想要通过诉讼来处理劳务合同纠纷的话,首先需要明确劳务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之后才能够顺利的提起诉讼。

相关内容:工伤鉴定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应该怎么办?

一、工伤鉴定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应该怎么办?

如果没有劳动合同首先必须证明双方是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这一点可以通过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放的工资,或者是其他的证人证言,工作服都可以证明,然后直接到劳动部门去申请工伤的认定。

1.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个很关键,也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一切都是白搭,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3.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索要伤残赔偿;

4.按当事人所说,估计单位不会承认和该工伤职工存在劳动关系,那就要注意在申请工伤认定以前收集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相关证据,如工资卡、工资单、考勤卡、暂住证以及其他一切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这些证据材料可以是书面证据,也可能是证人证言、录音证据、实物证据、电子证据等。

二、劳动者在申请工伤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1.劳动者发生工伤后,建议按流程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2.劳动者一经录用,切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碍于其他原因,没有合同的,务必收集好相关能表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应聘登记表、工作服、出入证、工作证、资单、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工作安排短信记录、加班通知等。

3.如果当事人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是无法申请工伤认定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当事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4.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医疗费、后续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全部工伤赔偿费用。

6.如果用人单位还是拒绝赔偿的,建议劳动者申请工伤赔偿纠纷仲裁维权!

只要是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么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一般情况下,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给劳动者二到十二个月的双倍工资,如果是超过一年没有订立的,会被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7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1:27

相关推荐

  • 员工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要求是什么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员工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要求是什么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员工工伤认定标准及赔偿要求是什么 1、工伤认定标准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事故的、患职业病的、因公外出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的、或者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因…

    2023年 2月 19日
  • 出工伤没有劳动合同咋办

    劳动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出工伤没有劳动合同咋办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出工伤没有劳动合同咋办 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再申请工伤认定。工伤的处理一般都依据劳动合同的约定进行处理,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到工伤的,企业不愿意承担责任,员工应该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只要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2023年 2月 19日
  • 什么样的担保不成立

    法律咨询解答 担保不成立的情形:(一)主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二)主合同有效,但担保人资格不具备。法律明文规定以下身份的人不能作为但保人:1.国家机关不得为担保人。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不得为担保人。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未经法人授权不得为担保人,否则,担保合同无效。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为担保人。5.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

    2023年 2月 20日
  •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可以由谁提出

    律师解答发生工伤后,工伤职工和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以及所在单位都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2023年 6月 30日
  • 民法典中对方不按时履行合同是否构成违约

    法律咨询解答 对方不按时履行合同构成违约。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第五百七十八条

    2023年 2月 19日
  • 定金合同什么时候可以生效

    法律咨询解答 定金合同在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并生效。因为定金合同属于实践合同,自应当交付定金一方实际交付定金时,定金合同才成立生效。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