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父母出资买的房怎么分割

婚姻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婚后父母出资买的房怎么分割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婚姻家事专业问题建议咨询优律师婚姻律师。

离婚时,对经济适用房的分割,法官会审查申请购房主体、出资、双方户籍等情况,作出判决。

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并取得经济适用房的为夫妻双方共有财产。

即使经济适用房还没有办理产权证,但只要夫妻支付全部购房款的,购买的经济适用房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一方婚前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婚后双方共同支付购房款的,为夫妻双方共有财产。

3、一方婚前申请购买并支付部分购房款,婚后夫妻交足购房款的,婚前所支付的购房款对应的房屋价值应当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就补交房款对应的房屋价值应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4、一方婚前购买并已支付全部购房款的为个人财产,房屋应当归买受人所有,即此种情况下经济适用房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离婚判决书未提的婚前财产需要被分割吗?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引起的纠纷近年来不断增加。

司法解释三规定,如果产权只登记在其子女名下,视为对自己子女的单方赠与。

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生效后,婚姻编司法解释摒弃了司法解释三的该条规定。

民法典生效后,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买房的,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推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为此,专业婚姻律师提醒您,对此规定,最稳妥的做法是父母、子女和子女的配偶一起签订书面的协议,明确约定父母出资的性质。

如果是赠与,约定清楚是只赠与给子女,还是赠与给子女及其配偶。

如果是借款的,约定清楚利息和还款期限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民法典》婚姻编司法解释用的“约定”,而不是“父母表示”,所以父母单方声明不具有效力。

如果父母只和子女进行书面约定,该约定能否束约束子女的配偶,能否在诉讼中得到支持,有待接下来案例中明确。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7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7

相关推荐

  • 房屋漏水是起诉房东还是租户

    法律咨询解答 出租的房屋漏水而引发的纠纷,需要先确定房屋漏水的原因,从而确定房屋漏屋造成相应损害的赔偿,如果由于承租人使用不当,造成的漏水,由承租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由于房主的未履行维修义务或没有做好防漏水的工作,那么属于房主责任,有房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四条【承租人妥善保管租赁物义务】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赁…

    2023年 2月 20日
  • 电话费充错对方不退违法吗

    律师解答电话费充错对方不退属于不当得利,属于违法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

    2023年 2月 19日
  • 怎样判断是否合同有效

    法律咨询解答 确认合同有效需要合同具备以下要件:1、合同当事人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3、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4、合同不违背公序良俗。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2023年 2月 19日
  • 买车交定金没提到车不退定金怎么办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民法典》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第五百八十七条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相关…

    2023年 2月 20日
  • 离婚房产可以分割吗,孩子能分到吗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时可以将房产分割给子女,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尽可能的是平均分割,但是也有特例可以将其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女。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将其归给子女。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23年 2月 19日
  • 合同签字就有效吗

    法律咨询解答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明确且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不违反法律禁止性、限制性规定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