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亵儿童罪认定是怎么样的?

关于猥亵儿童罪认定是怎么样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猥亵儿童罪认定是怎么样的?

猥亵儿童罪认定是根据犯罪构成要件来确定的。猥亵儿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性或满足为目的,用性交以外方法对儿童实施的淫秽行为,一般表现为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手淫、等行为手段。上述手段中除手淫外,对于前四种行为判断行为人主观动机尤为重要。

由此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并结合司法实践,建议凡具有以下猥亵儿童的情形之一的,应当以猥亵儿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一年内猥亵儿童两次以上或一次猥亵儿童两名以上的;

(二)采取暴力、胁迫或以之相威胁等方法强制猥亵儿童的;

(三)猥亵儿童致使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损伤的;

(四)猥亵儿童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如严重损害儿童心理健康,造成被害儿童近亲属精神错乱或自杀的等等。

二、猥亵儿童罪量刑是什么?

犯本罪的,依“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从重处罚,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的,应依“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从重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

猥亵妇女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依照上述规定,也就是说,行为人只有在“聚众或者在公众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时才将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案件的原因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被告人法律意识淡薄

被告人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偏低,多处于文盲或者半文盲状态,对法律的认知更是少之又少。通过被告人的讯问情况来看,案件中的被告人基本上都能认识到猥亵或强制猥亵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对是否违法甚至犯罪,认识则比较模糊。这给被告人以心理上的暗示,这种行为只是违反道德,但并不违法,从而助长了犯罪的风气。

受害人的监护人缺少保护

近年来发生的猥亵儿童案件中,受害人都是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被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存在缺陷,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不到位,这给了被告人可乘之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如果有猥亵儿童这样的一种情况,肯定是需要对此采取一定的处罚的措施,我们国家《刑法》当中也明确的规定有猥亵儿童罪。具体的量刑的幅度就是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当然了,如果严重损害儿童的身体健康,都是需要按照猥亵儿童罪处罚。

相关内容:新刑法猥亵罪怎么认定?

新刑法猥亵罪怎么认定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据此,强制猥亵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猥亵他人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如下:

一、行为主体

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男性、女性)。根据修改前(刑法修正案九未颁布施行以前)的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就是“强制猥亵妇女罪、强制侮辱妇女罪”其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受害对象只能是妇女,然而随着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施行,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修改为“强制猥亵、侮辱罪”,也就是将“强制猥亵妇女罪”更改为“强制猥亵罪”,这也就意味着受害人不仅仅只是妇女,男性也可以成为受害主体。根据刑法的表述:“强制猥亵他人”,他人是指自然人,包括男性、女性(均应年满14周岁,否则构成猥亵儿童罪)。对于本罪来说,行为人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均以对本罪承担刑事责任。

二、主观方面

故意,即明知道自己的强制猥亵行为会侵犯他人的人身权益,仍然为之。我认为,本罪的强制猥亵不应要求以满足性欲、性刺激等为目的,行为人出于工作、感情等原因而以携怨报复为目的对他人实施强制猥亵的,也可构成本罪。

三、侵犯客体

公民的人身权利,即对公民人身、隐私权利的侵犯。

四、客观方面

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对他人实施猥亵,非性交行为,如为性交,则构成强奸罪。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的认定:

(1)暴力手段的认定

本罪中的暴力手段不同于抢劫罪中的暴力手段,本罪中所谓暴力手段是指对被害人实施的人身强制手段,如:使用殴打、捆绑、伤害、掐脖子、堵嘴、按倒等手段,使被害人处于不能反抗或者不能抗拒的有形手段。

(2)胁迫手段的认定

本罪中的胁迫手段是指对被害人实施精神上的强制或者乘人之危而实施猥亵的手段。胁迫的核心就是以现在或者将来对被害人造成某种不利或者加害,以引起被害人心理的恐惧,使其不敢反抗,从而实施猥亵。实践中,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精神强制手段多样,主要有直接或间接对被害人加害威胁恐吓,例如:故意伤害或者杀害等、揭发被害人的隐私相威胁、损害名誉相要挟以及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以及利用迷信进行恫吓、欺骗等,以这些手段对被害人实施胁迫从而令被害人忍辱屈从而实施猥亵的,构成本罪。对于胁迫的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是一个标准全国或者说所有的案件一律适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行为人制造并且利用被害人孤立无援之境,乘人之危而实施猥亵的,可以认定行为人构成本罪。

(3)其他手段的认定

本罪中所谓的其他手段是指除了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手段,使被害人不知反抗、不能反抗的手段,例如:冒充丈夫或者情夫实施猥亵;假冒治病而实施猥亵;利用迷信猥亵亦或是利用被害人患病、熟睡或者醉酒、昏迷等实施猥亵等等。

我们时常在新闻中都能看到猥亵女性的事件,发生这种案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犯罪嫌疑人利用女性羞于表达而对其下手侵害。其实我国对这种犯罪是有相关法律规定的,作为女性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上文的新刑法猥亵罪相关内容。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交通肇事逃逸法院是否可能会判缓刑,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不宜适用缓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态,而不具有悔罪心理,客观上逃跑;即使其人身不受事故处理机关控

  • 伪造公文罪既遂如何判,伪造公文罪的事实认定

    伪造公文罪既遂的判刑: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

  • 交通事故没有划分责任能不能申请工伤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交通事故没有划分责任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但是如果没有责任认定书,对于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可能无法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

  •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4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40

    相关推荐

    • 诈骗的资金返还要走程序多久

      一、诈骗的资金返还要走程序多久诈骗的资金返还要走程序三个工作日。公安机关追回的赃款会移交检察院,在起诉过程中移交法院,可以分清原主的,交还原主,现金诈骗追回金额不够全额退赃的,按被害人人数进行平均退还,对生活确实有困难的,急需用钱的经协商可以先行还款。诈骗案件涉及赃款赃物由公安机关负责追缴,如果财产确实是属于被害人的,就会退还给被害人。二、诈骗的资金退还的方…

      2023年 2月 19日
    • 被诈骗骗子坐牢后无能力偿还怎么索要赔偿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起诉,法院除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处罚外,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可以分期付款。 《刑法》 第三十六条【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

      2023年 2月 20日
    • 盗窃案公安立案后被害人可以撤案吗

      关于盗窃案公安立案后被害人可以撤案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在我国,给人身体上造成伤害的就是触犯了我国的法律,我们有权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被害人伤情达到轻伤及轻伤以上(重伤、死亡),就要及时报警,公安机关立案后,被害人可申请伤情鉴定,以便进行责任划分。 若伤情严重的可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并且还要追求其民事赔偿,我们要学会…

      2023年 2月 19日
    • 合同可撤销的法定情形都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可撤销的合同的撤销情形如下:1、当事人基于重大误解签订;2、因一方或者第三人存在欺诈手段,当事人受到欺诈从而签订的合同;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迫使当事人签订;4、成立时显失公平。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年 2月 19日
    • 持刀使用暴力被害人,中途停止迫害,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网友咨询: 饶咸向与袁某某同居生活,6月1日2时许,在乌鲁木齐市饶咸向租房内,饶咸向因琐事与袁某某发生争执。后饶咸向持菜刀朝袁某某的头部、颈部、两臂等身体多处连砍数刀,后又持菜刀…

      2023年 10月 29日
    • 因邻里纠纷持棍互殴,致人轻伤,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故意伤害严重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某人必须实施了伤害行为,所谓伤害是指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如断手指、挖眼睛等和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机能如使人失去听觉、视觉、神经机能失常等。但这些伤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是因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而伤害他…

      2024年 1月 15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