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关于最新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最新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1、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两条的规定从重处罚。

4、犯上述罪行,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所谓“包庇”是指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对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应综合全案各种情况,如果被包庇的毒品犯罪分子所进行的毒品犯罪情节轻微,毒品数量很小,受刑罚处罚较轻,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也比较小,那么包庇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就小,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罚。在实践中要注意正确区分本罪与知情不举行为的界限。“知情不举”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分子,而不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也没有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对犯罪分子也不提供积极帮助,表现为消极不作为,这种消极不作为,由于我国法律没有规定知情不举罪,因此不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对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应综合全案各种情况,确定是否应当定罪量刑。如果被包庇的毒品犯罪分子所进行的毒品犯罪情节轻微,毒品数量很小,受刑罚处罚较轻,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也比较小,那么包庇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就小,一般不作为犯罪处罚。

相关内容:如何正确认定制造毒品罪?

毒品一直以来是深受中华人民的鄙弃的,它在200年前摧残着国人的身体和意志,使得我们国家的国力大不如前,在社会建设的今天,我们还是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制造毒品罪?详情请看下文。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刑法第347条),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实施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司法实务中存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一)分装毒品的行为如何定性

所谓分装毒品,是指将自己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毒品进行分割、并装入一定的容器。一般而言,人们不认为分装毒品是一种制造行为,只有少数学者主张将分装毒品的行为也包括在制造毒品之中。本人认为,对分装毒品的行为应区别对待:

1、在制造过程中,把制成的毒品装入容器中的行为。此种情况下的分装行为显然属于制造毒品行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应认定为制造毒品罪。

第二种情况,即脱离了实质性生产过程的分装行为。此种行为不能使毒品从无到有的产生,也不能提升毒品的效用从而增加毒品本身的危害性,将这种分装毒品行为作为制造毒品罪处理可能会扩大打击范围、罪及无辜。若照此,行为人为吸食方便,将购买的毒品分装成小包装,岂不构成制造毒品罪?这显然违背了我国现行刑法不处罚吸毒行为的立法初衷。

(二)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毒品进行混合如何定性

毒品混合是指把不同的毒品进行物理混合。化学混合不属于此处探讨的问题,因为化学混合后产生一种新型毒品,是典型的毒品制造行为。

毒品混合是否属于制造毒品行为的关键在于,这种混合行为是否会导致毒品效用性的提升。毒品的效用性针对两方面而言:一是对社会的抽象的效用性,即毒品对社会这一抽象实体的毒害程度,它是一种客观的标准,也是衡量毒品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基本标准。二是对特定人的具体的效用性,即毒品对某些人的特殊毒害程度,它是一种主观的标准,也是衡量毒品社会危害性的辅助标准。在判断毒品效用性是否提升时应将这两方面的标准结合起来考虑:若混合后的相同数量的毒品比混合前的任何一种同量毒品的毒性更高,则毫无疑问应认定为制造毒品罪;若混合后的相同数量的毒品并不比混合前的任何一种同量毒品的毒性高,但是对特定吸毒者而言,确实能产生比混合前任何一种毒品更大的毒性,也应认定为制造毒品罪。除此以外的普通混合行为不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三)在毒品中掺入杂质的行为如何来定性

在毒品中掺入杂质是指在毒品中掺入非毒品的其他物质。判断此种行为是否构成制造毒品罪,首先也是要看掺入的杂质能否提升已有毒品的效用性,如果掺入的杂质能够提升毒品的效用性,包括对社会毒害性的加大和对某些人毒害性的加大,则无疑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应按制造毒品罪定罪处罚。若掺入的杂质未能提升毒品的效用性,即不论对社会整体还是对特定人而言,掺入杂质的毒品与未掺入杂质的毒品相比较,并未加大其毒害性,对于这种行为不应认定为是制造毒品的行为。

(四)对毒品进行稀释的行为如何来定性

毒品一般是高纯度的,毒贩在贩卖毒品时可能先将毒品用溶剂稀释,吸毒者在吸食毒品时也可能对其进行稀释,否则就会造成吸食者死亡或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稀释毒品的行为是否构成制造毒品罪也不能一概而论,也应该区别对待:

1、如果是在制造毒品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吸食者吸食,在生产过程中就把毒品稀释成低纯度的配剂,这种稀释行为便属于制造毒品行为的一个环节,因而构成制造毒品罪。

2、如果使用可使毒品效用性升高的溶剂稀释,也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3、如果稀释后的毒品具有新的社会认知度,同样构成制造毒品罪。

4.除以上情形外的稀释毒品行为则不构成制造毒品罪。

在认定制造毒品罪时往往会遇到上述情况,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你很好地认定制造毒品罪。毒品不仅会摧残我们的身体,还会降低我们的意志,提醒大家,远离毒品、远离伤害。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16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16

相关推荐

  • 侵犯公民信息罪判缓刑的有多少

    法律咨询解答 看犯罪分子的个人情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能缓刑,但是要符合判处缓刑的条件才可以判缓刑,反之就不能判缓刑。判缓刑需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

    2023年 2月 19日
  • 民间放贷是否合法

    法律咨询解答 民间放贷一般不犯法,个人以放贷款是属于民间借贷的行为,并不属于违法。但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不受保护。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但有以下情况的除外:1、个人贷款约定的利率超出法律规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进行借款的,借款的利率超出法律规定的,就会构成高利贷,超出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2、个人进行借贷活动时,如果存在欺骗行为的,对借款人利益…

    2023年 2月 19日
  • 一般寻衅滋事刑拘多少天?

    关于一般寻衅滋事刑拘多少天?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一般寻衅滋事刑拘多少天 需要结合案件的情况来确定;对寻衅滋事罪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一般是30天,如果是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的嫌疑人,最长可以拘留37天。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

    2023年 2月 19日
  • 管制与拘役执行方式是否是相同的

    律师解答管制与拘役执行方式不是相同的。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

    2023年 2月 19日
  • 谎称事由,骗取多人巨额钱财,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友咨询: 王晓燕自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谎称投资理财、工程招投标急需借钱,并以返还利息为诱饵,骗取张某1、唐某等12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1200余万元。上述钱款大多被王晓燕用于归还欠款、取现、购买房产等。王晓燕于2017年2月2日向公安机关投案。 王晓燕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

    2023年 5月 14日
  • 民诉中举证责任倒置主要有哪些情形

    法律咨询解答 1、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