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外出违法吗

律师解答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外出不违法。居家健康监测是指在主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以开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点是针对自身依然存在的潜在风险,从对本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出发,应做好体温、症状等日常监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文章版权归法律快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9:1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9:14

相关推荐

  • 医疗执业许可证好办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一般来说,单位经办人携带上述资料前往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即可。经审核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核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和不予批准的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申请审批的条件:1、有设置医疗机构的批准书;2、符合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3、有适合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有相…

    2023年 2月 20日
  • 遭遇过度医疗怎么办理

    律师解答遭遇过度医疗,可以起诉医院,要求退还多支付的费用。过度医疗是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不道德的医疗行为,比如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中华…

    2023年 6月 22日
  • 民法典对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民法典对医疗事故的规定如下:1、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2、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

    2023年 6月 21日
  • 成都医保卡异地能用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可以的。异地使用流程: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 第一步:先备案 先备案是指参保人员跨省就医之前需要在参保地的经办机构进行备案,经办机构采集必要的信息,目前我们全国有统一的备案表,进行了明确,关键的信息是两条。一是要说清楚备案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出去常驻还是异地安置,还是在外面工作,还是转诊转院,要把原因告诉经办机构。二是要去什么地方。经办机构采…

    2023年 2月 20日
  • 发生医疗事故医院的责任如何划分赔偿

    律师解答发生医疗事故医院的责任根据其过错来确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医疗过错责任的赔偿责任;医务人员未尽到在诊疗活动中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

    2023年 6月 22日
  • 发生医疗事故能否直接起诉,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医疗事故可以直接起诉。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