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

  • 名义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有效吗?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如果构成善意取得的有效。名义股东并未实际履行出资义务,并不享有股东权利。名义股东转让股权属于无权处分,受让人善意取得股权后,实际出资人有权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名义股东,又称挂名股东,是指一方与他方约定,同意仅以其名义参加设立公司,实际上并不出资,公司注册资本均由他方投入,该不出资一方即为名义股东。 一、什么是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又称“…

    2024年 1月 15日
  • 不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如何认定?

    目前社会上存在许多善意取得不动产抵押权的事件。我国法律承认不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但必须符合要件才能构成抵押权的善意取得。 网友咨询: 不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如何认定? 安徽致臻律师事务所万磊律师解答: 不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抵押给债权人作为债的担保,在债权人不知抵押人无处分权且符合善意取得的其他要件后,可取得抵押权。当发生债务人不能清…

    2023年 10月 29日
  • 地役权适用善意取得吗

    法律咨询解答 地役权适用善意取得。《民法典》第三百七十四条规定:“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地役权没有经过登记的,不可以对抗善意的第三人,可以看出地役权是适用善意取得的,第三人是善意的,就可以取得地役权。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三百七十四条

    2023年 2月 20日
  • 盗赃和赃物有什么区别

    法律咨询解答 赃物(盗窃,抢夺,抢劫,诈骗,敲诈勒索)包含盗赃物(盗窃,抢夺,抢劫),盗赃物指以侵夺的方式剥夺原占有人的占有所取得的物。盗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赃物中的诈骗物,敲诈勒索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2023年 2月 20日
  • 船舶物权登记所指第三人范围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我国《物权法》在多处采纳登记对抗主义,规定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但并未就善意第三人的判断标准作出细化规定。判断第三人范围的客观标准应当是:通过法律行为为自己创设了权利,且该权利的实现与未经登记的物权变动相互排斥的人。我国规定第三人范围的主观要件是善意,该规定具有合理性。善意的判断标准是不知且无重大过失,善意的判断时间是第三人为法律行为时…

    2023年 2月 20日
  • 股权可以善意取得吗

    法律咨询解答 股权是一种权利,采取登记公示主义,股权是需要登记的。如果要转让股权的,需要权利人与受让人签订转让协议,到工商局办理转让登记。那么,股权是否善意取得,在我国《公司法》中,仍未建立股权善意取得制度,遇有此类纠纷之时,可参照《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以及善意取得的民法原则,合理裁处。满足善意取得条件的,股权可以善意取得,该构成要件包括:1、登记的股权人没有…

    2023年 2月 20日
  • 房屋所有权是否也存在善意取得

    法律咨询解答 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应认定无效。但我国法律也同时规定,当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其他共有人的损失,应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年 2月 20日
  • 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

    法律咨询解答 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呢不当得利的构成和受益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无关,但不当得利的效力因受益人善意或者恶意有明显不同。(一)受益人为善意的法律效力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

    2023年 2月 20日
  • 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股东资格属于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通过受让方式取得的股东资格属于善意取得,善意取得是指股份的受让人,依据公司法所规定的转让方法,善意地从无权利人处取得股票,从而获得股东资格。由于善意取得不用依赖于转让人的意志就可直接取得股权,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原始取得方式。 相关法律规定 《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3年 2月 19日
  • 债权人可以向善意取得人主张返还吗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债权人可以向善意取得人主张返还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债权人可以向善意取得人主张返还吗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是否有权主张返还原物: (1)如果第三人是无偿地从无权转让该项财产的占有人那里取得财产,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向该第三人请求返还原物。 (2)第三人如果是有…

    2023年 2月 19日
  • 夫妻一方擅自处置共同财产是否有效

    法律咨询解答 夫妻一方擅自处置共同财产无效。但如果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善意第三人可以要求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自己的损失。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2023年 2月 19日
  • 遗失物无人认领多久归国家,能善意取得吗

    法律咨询解答 遗失物无人认领归国家所有的期限是1年,公告满一年无人认领的,判决认定财产无主,收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

    2023年 2月 19日
  • 不当得利如何认定善意取得

    律师解答不当得利不适用善意取得。因为不当得利本身就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和善意取得是两种法律制度。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擅自处分财产权于第三人,如第三人在有偿取得该财产权时出于善意,即依法取得该财产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五条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