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当心!新骗局!

日前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中心发出提醒,春节期间是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诈骗违法犯罪行为高发期。当前,有哪些诈骗新套路应当特别警惕?大家如何加强防范?新华社记者采访多位专业人士请他们为大家的钱袋子“保驾护航”。

套路一:“ETC到期”骗局 记者险些被骗

春节期间,不少人选择自驾返乡、游玩,近期高发的“ETC到期”骗局值得车主们高度警惕。

日前,记者收到一条短信,提醒记者的车辆ETC设备已经停用,需点击短信上附带的链接重新登录网站进行身份验证后,才能继续使用。记者点开短信附带链接后察觉异常,随即向公安机关致电,得知这是一种新型诈骗套路。民警告诉记者,受此套路所骗人数不少,有受害人点开链接进行操作后被骗走3000元。

“此类骗局迷惑性比较强。”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反诈民警谭喆说,不法分子以“ETC中心”“交管局”“高速中心”“车管所”等大众通常不大熟悉的机构名义发送短信骗取当事人信任,再通过附带于短信中的非法链接将受害人引入其用来鱼目混珠的山寨“官方平台”,诱骗车主在山寨网站输入银行卡号、密码、身份信息及电话号码等信息。“这些关键信息被不法分子骗取后,受害人的钱财也就被装进了不法分子的口袋。”

套路二:“发红包”骗局 贪小便宜易受骗

春节期间,在各种群聊中“抢红包”沾喜气,已为大家喜闻乐见。但也有一些人因贪小便宜,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据北京警方介绍,有不法分子冒充快递员身份添加了受害人李某微信,随后将其“拉”进一个微信群。李某因在该群中常能抢到“红包”而放松了警惕。一段时间后,有陌生人开始添加李某微信,向他推荐投资理财、网络赌博平台等,并以“包赚不赔”的许诺进行引诱。尝到几次甜头的李某信以为真、不再有疑,开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最终被骗走上万元。

反诈民警介绍,以“发红包”为引流手段实施诈骗的,虽然聊天群里发的是真红包,但数额很小,不法分子会把热衷于“抢红包”的人视作“爱贪小便宜且平时事不多”、可进一步引诱的对象,而其推荐的所谓投资理财或赌博平台也都是在不法分子的操控下“宰割”受害人的陷阱。

此外,记者发现还有一类引诱当事人点击注册的“红包链接”骗局,此套路或是诱骗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骗取其隐私数据;或是在受害人手机中植入木马,便于不法分子后台操控牟利。

套路三:“网游代练”骗局 专业套路游戏迷

过年放假玩网游“练级刷装备”是不少年轻人的选择。游戏迷蒋某在观看游戏网络直播时加入了一位游戏主播的“粉丝群”。该主播经常发布“代练上分”广告。一次,蒋某购买了游戏代练服务,并将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告知该主播。随后,主播联系蒋某,称其游戏账号因被官方检测到多人登录封禁,自己认识游戏公司内部工作人员,需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进行解封。蒋某信以为真,向该主播微信转账2万多元。

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了,蒋某发现其账号一直未被解封。他要求主播退钱却被对方拉黑并被移出粉丝群。记者从北京海淀区法院了解到,该案中,主播何某多次利用类似手段骗取8名受害人近9万元。

该案主审法官提醒,还有些不法分子在获知受害人游戏账号密码后盗取其微信号、QQ号,假装受害人本人诈骗其亲友钱财。春节假期期间,年轻人群要注意防范不法分子打着“网游代练”幌子,以收取“解封手续费”“内部操作”等名义诈骗。“即使是正常交易,也要注意留存证据,如截取双方聊天记录、汇款转账记录、游戏账号异地登陆IP信息等,保护自己合法权利。”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月 23日 下午8:50
下一篇 2023年 1月 24日 上午9:03

相关推荐

  • 宿迁:网红零食投资理财骗局来了……

    年底了,大家是不是都想着多赚点钱过年,但却苦于各种购物掏空了钱包。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下载APP就可进行投资理财,低风险高回报,让你“走向人生巅峰”,从此,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是不是很心动? 快醒醒吧!哪有这种好事?! 真实案例 1月2日,宿迁泗洪王女士(化名)报警求助,称自己被微信好友拉入一陌生群聊,在群中看到一投资理财项目,抱着试试的心态下载了一款名为…

    2023年 1月 31日
  • 虚假广告认定

    法律咨询解答 虚假广告认定具体如下:第一,虚假广告的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广告法》第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

    2023年 2月 20日
  • 新年反诈“第一课” 过年防骗“不松懈”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防骗意识,遏制电信诈骗案件多发态势,确保群众安心过节。近日,公安七里河分局反诈大队联合敦煌路派出所、敦煌路街道西津社区,为广大群众送上一份迎新春反诈“大礼包”,用忠诚和担当守护辖区平安稳定,给人民群众奉上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活动中,民警向辖区财务人员发放《财务从业人员防诈承诺书》,提醒财务人员要时刻提高警惕,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坚决不给骗…

    2023年 1月 24日
  • 超低违反广告法吗

    律师解答超低违反广告法,其属于极限用语,涉嫌发布虚假广告,应当责令停止发布,消除影响,可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 《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

    2023年 2月 19日
  • 违反广告法禁用词的处罚

    律师解答违反广告法禁用词的处罚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

    2023年 2月 19日
  • 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

    法律咨询解答 1、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在某些情况下,三者身份可能重叠。2、上述主体实施了虚假宣传行为。3、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4、主观方面,广告商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