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社局提醒:谨防利用社保进行的骗局

年关将至,不法分子卷土重来,再次利用“医保停用”“申报稳岗补助”“ 社保挂靠代缴”等相关题材,向参保人发送诈骗短信。对此,成都人社局发布最新提醒,总结出四类常见社保诈骗“套路”,帮助大家顺利避坑。

图片
不法分子冒用社保部门名义,谎称社保卡被停用、社保个人账户将被注销,要求参保群众点击不明链接或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实施诈骗。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 “成都人社局”官微

防诈提醒

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发送的业务经办类短信,不会附加任何网址、链接,也不需要参保人输入任何涉及姓名、身份证号码、金融账号、密码等个人私密信息。

收到此类短信时,千万不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进入陌生网站,也不要拨打来历不明的电话;接到此类语音电话或短信时,切记不能透露自己的个人账户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

图片
不法分子伪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并在该仿冒网站上设置了在线办理电子社保卡的弹窗,诱骗群众点击弹窗,实施诈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 “成都人社局”官微

防诈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地址为:http://www.mohrss.gov.cn/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地址为:http://cdhrss.chengdu.gov.cn/

政府部门的网址域名应使用以“.gov.cn”为后缀的英文域名,若英文域名后缀不是“.gov.cn”,请注意!此网站并非官方网站,请及时关闭退出,千万别点击弹窗输入个人信息。

图片
不法分子以“申报稳岗补助”为由,发送诈骗短信或拨打诈骗电话,诱导参保人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图片
 ▲图片来源 “成都人社局”官微

防诈提醒

此前,成都人社局出台了“稳岗返还”和“稳岗补贴”政策(注意!是“稳岗返还”“稳岗补贴”而不是“稳岗补助”!),全市符合稳岗返还或稳岗补贴申领条件的各类企业(单位),稳岗返还或稳岗补贴资金会直接拨付到企业(单位)的社保参保缴费账户,无需申请。稳岗返还或稳岗补贴资金的发放对象是全市符合返还条件的各类企业(单位),而不是个人。

图片
不法分子以社保“代缴”“挂靠”为幌子,通过发送诈骗短信、拨打诈骗电话、张贴小广告等形式,谎称能帮没有工作单位或超龄人员挂靠或补缴社保,以此骗取钱财。

防诈提醒

社保挂靠缴费是违法的,千万要当心。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伪造证明材料、虚构劳动关系或者其他手段违规参加、申报社会保险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社会保险待遇的,属于欺诈骗保行为。

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应由用人单位办理职工参保;未在单位就业的,只要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都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图片
社保与大家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但上当受骗,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面对以社保名义的来信或来电,请牢记三个“不”: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提供个人信息、不随便转账汇款。如果遭遇诈骗,请及时拨打110或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市民可通过以下途径了解人社政策、查询个人参保信息、办理人社相关业务:

1.“成都人社局”微信公众号;

2.12333热线或各业务经办机构对外公开的咨询电话;

3.当地业务经办大厅窗口。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月 17日 下午8:43
下一篇 2023年 1月 17日 下午8:47

相关推荐

  • 守好百姓“钱袋子”,民警进社区开展反诈宣传

    极目新闻记者 张理晶 通讯员 杨子仪 邓莎莎 1月10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公安分局汉兴派出所辖区的锦绣人家小区广场上热闹非凡,分局人口大队、汉兴派出所联合社区、物业在这里举办内容丰富的反诈宣传活动。 “李爹爹,您要是不会操作我来帮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要是之后再有诈骗电话打进来就会自动拦截,防止您受骗。”社区民警张振一边向群众介绍,一边操作手机帮忙下载A...

    2023年 1月 13日
  • 昌图公安帮助市民追回45万元现金

    2022年12月8日,昌图县公安局八面城派出所接到群众李女士报案称:自己接到一个冒充快手客服的电话后被骗了,请求查处。昌图县公安局反诈中心值班民警接警后立即对涉案银行卡进行止付,成功止付455300元。随即根据线索继续侦察,很快锁定了四川省成都市的持卡人王某。刑侦大队立即组织反诈民警杨冬冰、八面城派出所民警龙啸、反诈辅警张贺然前往成都开展侦查、抓捕工作。 到...

    2023年 1月 20日
  • 电信诈骗:起源于台湾,崛起于大陆,并向境外扩散

    纵观中国那些年国内电信诈骗发展路径,其轨迹可以描述为:台湾起源—>大陆势力崛起-->境外扩散。 电信诈骗,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在台湾出现。 当时他们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发放传单和使用“王八卡”电话(冒名申请的电话卡)的方式,声称受害人中刮刮乐和赌马等大奖,但在领奖前必须先寄出一定额度的税金。 在被害人汇出第一笔钱后,诈骗集团再以律师费、手续费、公证费...

    2023年 1月 5日
  • 岁末这三类电信网络诈骗易发

    1月17日,市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打防电信网络诈骗措施成效,提醒防范岁末年初易发诈骗。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庄莉强警官主持会议,刑侦总队九支队副支队长姜鹏、虹口分局广中路派出所副所长郁敏敏出席会议。 2022年,上海警方依托新型现代警务机制,以“红蓝对抗”实战练兵活动为抓手,持续严厉打击、严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统筹推进“断卡”“断流”“...

    2023年 1月 17日
  • 春节假期反诈指南

    春节假期临近,不少朋友们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请收下这份春季假期反诈指南,回家过年一路平平安安。 壹 抢红包骗局    发红包已成为当下常见的拜年和营销方式,春节期间,红包类的诈骗时有发生,犯罪分子利用QQ、微信群聊散播免费领取现金红包的诈骗链接,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并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账户信息,从而诱导转账或盗刷银行卡。大家在各种群聊和链接里看到红...

    2023年 1月 18日
  • 扎鲁特旗公安局香山农场派出所主要一名“两卡”涉案嫌疑人

    当前电诈类案件高发频发,不法分子觊觎群众“钱袋子”,其中也不乏“两卡”黑灰产业链“投机倒把”分子助纣为虐,而法律对于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仅停留在训诫层面,违法成本低。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对此类违法行为做出了行政处罚条款,为公安机关依法打处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典型案例 2022年12月25日,通辽市扎鲁特旗居民杨...

    2023年 1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