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电信网络诈骗大盘点

时光如白驹过隙,2022年转瞬即逝,下面盘点一下过去一年的主要骗术,现在学习一点都不晚,记得转给你关心的所有人。

1、刷单返利类诈骗

图片

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遇到“刷单”“刷信誉”“点赞返佣”“直播平台打赏返佣”等网络兼职广告时,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兼职信息,更不要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2、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

图片

正规贷款在放款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在办理贷款时,如果贷款机构未实际交付协议所约定的贷款或借款,即便签了贷款合同也是无效的,更谈不上违约赔偿、被起诉和影响征信的问题。凡是在放款之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就是诈骗!

3、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退款诈骗

图片

正规网购退款款项会由支付渠道原路退回,不需要跳开平台去进行操作,更不需要开通其他金融产品来进行所谓的“退款验证”。当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不要盲目轻信,一定要去官方平台进行查询,或者联系卖家进行核实。付款码、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绝不能随意在网络上填写。
4、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图片

让你发财的“爱情”是有去无回的,让你暴富的“理财”也不过是黄粱一梦,不论是以婚恋交友为由,还是以带你一夜暴富为诱,请勿轻信那个所谓的“恋人”或是“大师”,投资理财要选择银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切勿相信微信群、QQ 群中的“炒股专家”和“投资导师”。“有漏洞”“高回报”“有内幕”的炒股、炒期货、博彩网站等,都是诈骗!

5、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图片

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绝对不会通过电话、QQ、传真等形式办案,也不会通过网络点对点向涉案当事人发送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远程转账汇款。

6、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图片

凡是接到领导、熟人要求转账汇款或借钱的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企业负责人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现金运行安全可靠。公司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并与主管领导建立多个联系方式,对于微信、QQ 或者电话转账汇款的指令,务必多方核实,做到不轻信盲从,避免上当受骗。

7、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图片

  充值游戏币、买卖游戏装备和游戏账号时,不要轻信“低价充值”和“高价收购”,一定要在游戏官方或授权的第三方的交易平台进行,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8、冒充“军警”采购诈骗

图片

包括军警在内的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采购物资有规范的流程、渠道,不会仅通过电话进行采购物资,更不会要求商家“先行垫款采购、事后一并结算”。接到此类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务必核实其身份的真实性,切勿相信这种空对空的电话联系和转账方式。

9、裸聊诈骗
图片

网上交友需谨慎,要小心陌生人发来的应用程序,更要留心应用程序对通讯录、麦克风、摄像头等涉及个人隐私的访问权限,保护好个人信息。裸聊诈骗屡屡成功,正是因为犯罪分子抓住了受害者贪图美色和羞于报警的心理,最好的防范方法就是洁身自好!
10、做任务免费“约炮”诈骗

图片

网络招嫖属于违法行为,所谓“同城免费约”都是诈骗,坚决不要轻易相信任何高回报的赚钱途径,广大群众一定要洁身自好,坚决向网络色情服务说“不”!

11、冒充客服取消VIP、代理商诈骗

图片

客服打电话声称给你误开通、误办理某种业务,不取消将自动扣款的,都是诈骗。任何自动扣款权限的开通都需要经过客户本人授权同意,无论对方声称办理了何种业务,都要到官方平台进行核实,切勿轻信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

12、虚假征信诈骗

图片

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如接到自称金融平台客服的电话,请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对方身份,凡是以修改征信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9日 下午10:02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0日 下午11:04

相关推荐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口号

    1、万骗不离钱,预防实不难。 2、个人信息要保密,不明来电须警惕。 3、陌生来电需警惕,核实清楚莫大意。 4、事莫慌多求证,一旦涉钱需谨慎。 5、遇事不慌,见财不贪;如有万急,还需核实。 6、时刻绷紧防范之弦,谨防电信诈骗犯罪。 7、保护财产安全,预防电信诈骗。 8、电信欠费要核实,大额汇款要当心。 9、严防电信诈骗,共创美好明天。 10、建立长效防制机制,…

    2023年 1月 8日
  • 福建福州一市民接了个电话,结果被骗22万!

    最近,来自福建省福州的市民阮某某报警称,他接到自称支付宝客服的来电,称要为其解决花呗信用问题。听信对方话术的阮某某按照电话里的引导,将22.8万元欠款转账到指定账户,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记者调查发现,近几个月以来,诈骗团伙冒充金融平台客服人员,以帮助消除不良征信为名实施的虚假征信类诈骗案件数量,一度出现激增。公安部门提醒,公众接到此类电话需提高警惕。 虚…

    2023年 2月 14日
  • 电信网络诈骗男性受害者首次多于女性

    宁波市反诈中心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刷单、冒充客服、投资骗局数量在该市各类电信诈骗案中居前三位;由个人信息泄露或被窃取导致的“精准诈骗”已成主流;男性受害人首次多于女性。 去年宁波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损失数同比下降13.8%、24.3%,但防控压力并未充分缓解。刷单,冒充客服,投资、购物、贷款、游戏交易骗局6类…

    2023年 2月 5日
  • 兰州新区公安打响执行《反诈法》陇原“第一枪”

    中国甘肃网1月6日讯(本网记者 程健)近日,兰州新区公安局依法适用执行《反诈法》,快速打掉了一个协助境外诈骗人员洗转资金的犯罪团伙,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5名,同案抓获“卡农”47人。这是自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诈法》)正式实施以来,甘肃省依照该法处罚的第一起案件,打响了执行《反诈法》的陇原“第一枪”。 据了解,去年12月中旬…

    2023年 1月 7日
  • 扫码转发朋友圈就有免费礼品领?

    “不花钱,扫码转发朋友圈,就能领取价值数百元的厨房家电……”近日,有网友发现朋友圈出现了“免费送微波炉、电饭煲”“免费送礼品”等广告,声称“扫码就能轻松领取”。很多人以为自己薅到了“羊毛”。真的是这样吗? 你以为薅到了羊毛,其实已经跳进骗子的陷阱。“所谓的‘免费送’其实是刷单诈骗的引流方式,最终目的还是骗取受害人的垫付资金。”山东潍坊青州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

    2023年 2月 16日
  • 山东菏泽,我被网络诈骗了,该怎么办报警?

    发现自己被骗第一步提供证据发送到反诈中心指定邮箱【bbb96110@163.com】进行快速拦截追回挽回损失发送方式QQ邮箱~网易邮箱~163邮箱~等待反诈中心回复网上被骗了应当及时保存证据,尽快报警。如果能够及时的锁定诈骗分子的银行账户并冻结,最后可以挽回损失。被网络诈骗后,去公安机关报警,最好的提供一下证据材料:   1.和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   2.…

    2023年 1月 17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