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上班过期产品罚款是员工的吗

律师解答
超市上班过期产品不是罚款是员工的,因为公司是企业没有罚款权。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可在损失范围内要求赔偿,但赔偿数额仅限于补偿给公司造成的损失,不能超出这个数额,如果是从工资里扣的话,当月扣除数额不能超过工资20%。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第十六条
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第十七条
对于有第十一条第项和第项行为的职工,应责令其赔偿经济损失。赔偿经济损失的金额,由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从职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如果能够迅速改正错误,表现良好的,赔偿金额可以酌情减少。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第十一条
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
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工作不负责任,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滥用职权,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上缴利润,滥发奖金,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损公肥私,使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
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
职工有上述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文章版权归法律快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6月 21日 下午11:08
下一篇 2023年 6月 21日 下午11:08

相关推荐

  • 苏州生育津贴领取条件

    法律咨询解答 苏州生育津贴领取条件: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2023年 2月 20日
  • 带薪年假的规定

    法律咨询解答 一、带薪年休假的含义带薪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二、劳动者能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三、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一)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

    2023年 2月 20日
  • 经济补偿金最多算几个月

    律师解答经济补偿金理论上最多支付44个月工资,从劳动者年满16周岁,到年满60周岁。而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只能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1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

    2023年 5月 2日
  • 不发工资怎么解决

    一、不发工资的解决办法如下:1、不发工资的,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2、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单位所在区的劳动监察大队);公司不按时支付员工工资的,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立即要求公司支付员工拖欠的工资以及按照拖欠工资的支付25%的经济补偿金;3、可以直接申请仲裁。首先,你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

    2023年 2月 19日
  • 公司只发一半工资劳动者可以辞职吗

    法律咨询解答 公司只发一半工资的,劳动者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是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而且这种情况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按照自己在单位的工作年限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

    2023年 2月 19日
  • 刑事案件算不算工伤

    律师解答刑事案件不算工伤。他人刑事犯罪造成职工受伤的,不构成工伤,按照刑事案件处理,受伤由犯罪人承担。如果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自杀自残行为、斗殴、酗酒、蓄意违章造成伤残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而蓄意违章一般是指恶劣的故意行为,包括凭主观臆断,以制造事故达到个人目的的违章行为等。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六条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

    2023年 6月 3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