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越来越多的人都开端普遍应用微信谈天对象,也给犯法分子的欺骗活动有了可乘之机。那么,微信诈骗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下面诈骗律师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依据《最高国民法院对于审理欺骗案件详细使用法律的多少问题的说明》第一条的划定,小我私家欺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小我私家欺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伟大”。小我私家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一)欺骗集团的重要份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惯犯或许流窜作案伤害严重的;
(三)欺骗法人、其余构造或许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四)欺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布施、医疗款物,造成紧张前因的;
(五)浪费欺骗的财物,以致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六)应用欺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曾因欺骗受过刑事惩罚的;
(八)致使被害人殒命、肉体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九)拥有其余严重情节的。
们在享受信息化网络化带来的福利时一定要警惕各种诈骗行为。首先,不能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除了传统的内容,姓名、年龄、学历、家庭情况、感情经历、身体情况、财产状况、住址等,在今天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信用记录、出行记录、购物记录、手机号、微信号、邮箱地址等数据信息也尤为重要,一定要注重保护。其次,不能轻信各种信息。比如,倘若我们收到借钱之类的信息之后,我们需要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等多种方式与本人进行确认,否则不要轻易给对方转账。
对于“孩子成绩单、同学聚会照片、隐私照片、结婚请帖”等内容的链接,千万不要点击,一旦点击,木马病毒就会在手机后台自动运行,运行后会读取手机通讯录,从而进行各种诈骗活动。
以上便是诈骗律师为您收拾整顿的微信欺骗备案规范相关内容,但愿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如果您还有其他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或者其他的问题,请咨询网站专业的律师,我们将会为您解决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