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律师:报复陷害罪的罪名解析

  因为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和举报权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允许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任何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那么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你了解多少呢?快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报复陷害罪概念

   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度构造事情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二、报复陷害罪罪名渊源

   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即对报报复谄罪作了明确划定。控告权、申诉权、品评权和告发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力的首要构成部份,遭到国度法律的严峻维护。1979年《刑法》第146条划定:“国度事情职员滥用权柄、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品评人实施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997年《刑法》保留了1979年《刑法》关于报复陷害罪的规定,基本未作变动。

   最高国民法院《对于施行(中华国民共和国刑法)肯定罪名的划定》(1997年12月11日 法释[1997]9号)依据1997年《刑法》第254条划定了“报报复陷害罪罪名。

   三、报复陷害罪客体

   本罪侵占的客体是国民的民主权力和国度构造的失常举止。《宪法》第41条第1款和第2款划定:“中华国民共和国国民关于任何国度构造和国度事情职员,有提出品评和倡议的权力;关于任何国度构造和国度事情职员的违法渎职行为,有向无关国度构造提出申说、指控或许检举的权力,然则不得伪造或许污蔑究竟举行诬陷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宪法》规定的这些民主权利,即公民的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和举报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民主权利,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

  为了切实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上述权利的实现,《刑法》对侵犯公民的上述权利的行为规定了报复陷害罪。报复陷害是同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本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声誉,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即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本罪损害的工具,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品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所谓控告人,是指向法律构造和其余党政构造告密、检举国度构造事情职员违法渎职的人。

  控告人既可所以普通国民,也可所以国度构造事情职员。所谓申诉人,是指关于本人所受的惩罚不平,向原处理构造或其下级构造提出申说看法,请求转变原惩罚的人;也包括不平国民法院曾经产生法律效能的讯断或裁定,向原审国民法院或其下级国民法院提出再审要求的人。申诉人其实不限于受惩罚的国民自己,还包括为别人申说的其余国民。

  所谓品评人,是指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上的缺点、错误或思想作风,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所谓举报人,是指揭发、检举国家机关或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事实的人。这里的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并不限于对实施本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控告、申诉、批评与举报的人。例如,被害人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提出控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的,仍然构成报复陷害罪。

  再如,被害人控告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子女的犯罪行为,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的,也构成报复陷害罪。因为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和举报权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允许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任何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否则不利于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依据《宪法》第41条的划定,上述控告人、申诉人、品评人、告发人在提出指控、申说和品评看法时,不得伪造究竟举行诬告陷害。否则,不仅不属于本条规定的保护对象,如果情节严重,还应当依照《刑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论处。

   四、报复陷害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国度构造事情职员滥用权柄、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品评人、举报人实施报报复谄的行为。详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行为人必须有报报复谄的行为;第二,行为人必需是滥用权柄、假公济私。

  滥用权柄,即国度构造事情职员在本人的权柄范围内非法行使权利,以及逾越本人的职务权限的行为。假公济私,即假借国度构造名义或权利,以正当的方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

  报复行为与滥用职权、假公济私是不可分离的。报复陷害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制造种种理由或借口,非法克扣被害人工资、奖金,或开除公职、党籍,或降职、降薪,或压制学术、技术职称的评定,等等。如果所采取的报复陷害行为与行为人的职权没有关系,则不构成本罪。例如,行为人对控告人进行身体伤害的行为,就不是滥用职权,因而不构成本罪。

  这个问题的讲解暂时到这里,总的来说,因为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和举报权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不允许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任何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我们正在建设法治社会,法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大有裨益,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要比处罚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更有价值,更为重要。如果您还有更多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刑事诉讼律师。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29
下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29

相关推荐

  • 被告人拒绝辩护怎么办?刑事诉讼律师来回答

      法律实践中,大概涌现被告人当庭谢绝辩解工资其辩解或许辩护人当庭谢绝为被告人辩解,从而致使审讯阻碍的情况。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1998年刑事诉讼法法律说明》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百六十五条划定,关于上述情况,合议庭批准的,只能做出延期审理的决定。从审判实践来看,上述规定过于绝对,不利于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

    2023年 2月 4日
  • 故意杀人如何认定?刑事诉讼律师为您解答

      举行有意杀人的罪名,是有哪些情况需求举行认定的呢?主要涉及的处理问题有哪些要件以及要素规定呢?下面刑事诉讼律师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一、自杀案件的处理:   1、相约他杀。指互相商定被迫配合他杀的行动。因行动人均不具有有意褫夺别人性命的行动,所以对此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

    2023年 2月 4日
  • 刑事诉讼律师和您聊聊电子证据那些事

      还需要明确的是,《最高国民法院对于合用的说明》第九十三条取消了对电子数据移送打印件的请求。从法律实际看,电子数据能够分为两类。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类是能够间接展示的电子数据,如电子文档、图片等;另一类是无奈间接展示的电子数据,如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等。关于前者,能够间接经由过程展示电子数据检察,没有需要…

    2023年 2月 4日
  • 刑事案件请律师“到底有没有用”?刑事诉讼律师告诉你

      刑事案件为何要找律师?有支属或许伴侣涉嫌刑事案件,当事人第一时候应当抉择托付刑事律师介入处理。很多人说律师没有用,这种说法大错特错,下面刑事诉讼律师就来介绍一下刑事案件律师的重要性。   一、刑事案件请律师“到底有没有用”?   据统计,现阶段的无罪讯断率唯独0.01%摆布,也就是说,纵然有律师,绝大多半的被告人也会被判有罪,这是请律师的“无用”的地方;…

    2023年 2月 4日
  • 法海拾贝:刑事诉讼律师讲解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主观方面

      合法用户只能在其拥有的权限内访问系统学习资源,任何未经批准、授权的越权进入企业信息服务系统的行为,均属于非法入侵。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因此,只要合法用户越权进入市场信息安全系统,其身份就由合法变成了非法。同样,合法用户越权进入社会信息处理系统,也可以同时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人员或者外部帮助来突破或者避开计算机…

    2023年 2月 4日
  •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有哪些作用?刑事诉讼律师为您详细解答

      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详细事情包孕哪些内容呢?为了您有一个基础的懂得。下边就由刑事诉讼律师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律师介入刑事案件能够分为三个阶段:伺探阶段、检察告状阶段、法审 阶段。律师在这三个阶段中的事情内容、重点、方式方法、以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下面就分别简单谈谈。   一、在侦察时期请律师的感化侦察阶段公安构造、国民检 察及举行侦察的…

    2023年 2月 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