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期限是多久

法律咨询解答

劳务合同期限:
(一)固定期限劳务合同
固定期限劳务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务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务合同,不论期限有一年、二年甚至是五年、十年,都由双方约定而成。
(二)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务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务合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务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固定期限劳务合同: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务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务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务合同,且劳动者不存在在试用期因不符合录用条件或不能胜任工作且在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续订劳务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0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00

相关推荐

  • 没有发足产假工资可以解除合同吗

    法律咨询解答 用人单位没有购买生育保险,且没有发足产假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合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相关延伸】问:产假工资怎么发放?答:产假期间是不发放工资的,而是发放生育津贴。对于已经购买过生育保险的生育期人员来说,以上一个年度用人单位对其支付的平均月工资为基准…

    2023年 2月 20日
  • 十一工资怎么算

    律师解答十一工资计算:安排休假的,按平时工资标准计算工资;安排上班的,按不低于平时工资标准的3倍计算加班工资。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法定节假日期间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或者加班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

    2023年 6月 21日
  • 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3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

    2023年 2月 20日
  • 给个人开车要不到工资怎么办

    律师解答给个人开车但其不给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双方成立的是雇佣关系,则劳动者可以不经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

    2023年 2月 19日
  • 劳务外包资质要求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劳务外包资质要求:(一)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二百万。(二)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三)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

    2023年 2月 20日
  • 劳动合同被老板收回怎么办

    律师解答劳动合同被老板收回,可以先向老板讨要,老板不给付的可以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

    2023年 6月 2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