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罪如何认定不知情

法律咨询解答

刑法学通说认为,被害人对财产具有处分意识诈骗罪之必备构成要件。但晚近时分,因受骗而将财物拱手送人,即不知情交付欺诈性取财案件之频繁出现,使得通说备受质疑。然而究其本质,诈骗罪系被害人意志有瑕疵的取得型财产犯罪,而盗窃罪则属于违反被害人意志取得型财产犯罪,因而有无处分意识必然会成为区分二罪的重要标准。同时,较之处分意识不要说而言,处分意识必要说还有着其他方面之学理优势,因此而更应予以提倡。事实上,不知情交付欺诈性取财案件中受骗的被害人,属于为欺诈者所利用无意识的工具,因此该类案件完全可以归之为利用他人自害行为的间接正犯形式的盗窃罪。在不知情交付欺诈性取财犯罪定性中,适法者不宜以普通民众之眼光,将社会事实混同于法律规范,而应当在对作为行为类型欺诈性取财和作为犯罪类型的诈骗罪严格区分之基础上,旗帜鲜明地适用处分意识必要说,并对此类案件做出准确判断。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15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16

相关推荐

  • 诈骗1400元属于诈骗吗

    律师解答诈骗1400元属于诈骗,但一般不构成诈骗罪,根据规定,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才构成诈骗罪,但是该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

    2023年 6月 30日
  • 法律诈骗罪第几条

    律师解答法律诈骗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2023年 4月 29日
  • 被利用不知情算诈骗要判多少年

    律师解答被利用不知情算诈骗的,不构成犯罪不需要判刑,因为构成诈骗罪,要求主观方面具有诈骗他人公私财物的故意,所以被他人利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诈骗活动的,不构成诈骗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2023年 2月 19日
  • 被骗一千块报警有用吗

    法律咨询解答 有用。如果是被骗了,应该是诈骗罪。如果是诈骗罪,虽然各地“最低数额”不同,但是其构成诈骗罪的最低数额是两千元以上。不过,你可以找找其他跟你一样被同一家骗的人,然后你们一起去报警,这样金额会更多,会更容易立案。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2023年 2月 20日
  • 诈骗罪辩护律师:诈骗罪的几个辩护技巧

      财产丧失是合同诈骗罪的伤害前因。我国刑法关于合同诈骗罪产生财产侵害效果没有明确的予以阐释,“数额较大”更多的解释为骗取别人财物的代价。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诈骗罪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在此意义上,只需行为人所骗取财物达到了数额较大刑法便予以追诉,就成立合同诈骗罪。该罪的本色特性之一是侵占公私财物,其在行动上进展的进程,是拥有财产丧失的…

    2023年 2月 4日
  •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界定

    律师解答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界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基本条款,包括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及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才属于合同诈骗。合同诈骗罪中“合同”多为经济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