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律师为您总结刑法学界中关于明知的一些看法

  在我国刑法学界,应知是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之一,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含义、分类、归属以及心理状态的认定都存在很大分歧。本文试图总结和剖析有代表性的观点。“应知”:理论归属争议与解决。基础状态的澄清: 刑法理论界的代表性观点面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刑法理论界往往意见不一,其中学者立场和方法的差异是重要原因。刑事辩护律师就来带您了解一下具体的内容。

  1、前提性共识:“应当可以知道”;不知

  关于“应该知道”和“知道得很好”的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在《答复14岁以下女孩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的问题》(2003)中明确指出: “应该知道不应该被解释为知道表达形式,应该知道是不知道,不知道可以知道。”张明凯教授在论述1979年刑法中隐匿、贩卖赃物罪时还指出,“应知”是指行为人实际上并不知道,“知道”是指行为人已经知道,所以“应知道”不属于“知道”。

  由此可见,虽然两个论点的切入点不同,但达成的共识是: 在行为者知识状态的“应该知道”表现中,“应该知道”是指行为者不知道(客观构成要素) ,它是基于无知的逻辑前提,所以不应该成为“知道”的表现。

  2、精神状态归因的主要区别:故意还是过失。

  陈兴良教授在回顾六种司法解释中“应当知道”的规定的基础上,认为“应当知道”属于意思范畴,立法者在过失意义上不使用“应当知道”一词,但其真正意义应当是指知情推定,并主张引入意思推定的概念。

  通过对现行刑法和司法解释中“应当知道”规定的实证分析,我国一些学者也认为“应当知道”是故意犯罪主观知情状态的推定,它不是过失犯罪的先见规则,而是故意认定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推定的内涵,以刑事推定为基础,遵循推定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上述学者从实际规定的角度界定了“应该知道”的属性。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明楷教授指出,“明知”是现实的认识,而不是潜在的认识,即“明知”是指行为人已经知道某一事实的存在或者可能存在,但不包括“应当知道”某一事实的存在,否则就会混淆故意和过失。“应知”是赃物,但无论如何不属于“明知”。后者表明行为人实际上知道是赃物,所以“应当知道”不属于“知道”,而只属于过失的范畴。如果把“知道”引申为“应当知道”,就会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3、“换脸”手术:推定可以知道的引入

  陈兴良教授和张明凯教授在心理状态的归因上从根本上反对“应该知道”,这是不可调和的。但是,在解决方案中,这两个视图是相同的。具体而言,陈兴良教授认为,司法解释中的“应该知道”与“知道”并列,所以“应该知道”等同于“知道”,同样是“知道”的情形之一,属于故意范畴。

  鉴于“应当知道”容易被误解为过失,而且有关司法解释中列举的几个案件与“应当知道”的法律术语不符,陈兴良教授明确建议废除“应当知道”一词,代之以“推定知道”作为推定意图的认知因素,与“真实意图”相对应,二者的区别在于证明故意证据的方式不同,“真正意图是指经证据证明的意图,而推定意图是指没有直接证明的证据,但根据某些证据可以推断行为人有某种意图,如果行为人否认有这种意图,则必须提出反证。”

  如前所述,张明楷教授对将“应知”归入“明知”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属于过失,甚至将其上升到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位置,因此应当得出结论,应当将“应知”从“明知”中剔除。然而,张明楷教授并没有放出这样的“狠话”。在论证了“明知”的含义后,他指出,根据推定理论和逻辑原理,完全可以通过推定来判断“明知”,从而解决司法机关难以证明“明知”的问题,并且不扩大打击范围。

  同时,刑事辩护律师认为,《解释》中的“应当知道”应当理解为行为人在讨论《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第六条第四款时就已经知道的推定。对于刑法第219条第2款中“应当知道”的理论解释,张明楷教授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12
下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12

相关推荐

  • 莫因义气闯了祸!刑事辩护律师讲解窝藏包庇罪

      窝藏、包庇罪的客体必须是“犯罪人”。那么对于相关法律法规你了解多少呢?快来和刑事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1.对我国《刑法》有关窝藏、包庇罪对象之范围的理解。我国《刑法》将窝藏、包庇罪的对象规定为“犯罪问题的人”。除此之外,并无任何其他国家限制经济条件。“从立法进行逻辑的角度上说,窝藏、包庇罪的行为研究对象之间并非只是单纯的已被审判确定为自己有罪需要的人…

    2023年 2月 4日
  • 审判阶段找律师来得及吗?刑事辩护律师为您解答

      刑事案件到了审讯阶段另有需要找刑事律师进行辩护吗?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刑事辩解律师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如下:   刑事案件审讯该阶段是刑事律师事情周全、综合的表现。是刑事律师发挥辩护作用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刑事律师将依据此前他所控制的统统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情节根据纯熟的法律常识…

    2023年 2月 4日
  • 法律如何惩治假冒伪劣产品犯罪?刑事辩护律师告诉你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负有责任,为私利目的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的严重行为。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犯罪行为的追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已成为危害国计…

    2023年 2月 4日
  • 吸毒后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刑事辩护律师来讲讲

      市刑事律师了解到,根据省内有关会议纪要,定性分析是刑事犯罪的主要量刑方法,定量分析是辅助量刑方法,并依次确定了量刑的起点、标准刑罚和宣告刑罚的量刑方法。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量刑情节多的,采取同向加减反方向的方法。 虽然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一般犯罪量刑标准的分类中没有提到故意杀人罪,但故意杀人罪的处罚仍然遵循省内…

    2023年 2月 4日
  • 各民族一律平等!刑事辩护律师谈谈民族歧视的犯罪问题

      现阶段我们说各民族平等是第一层次,具体是指我国各民族都是祖国统一大家庭的成员,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并享有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其他合法权益。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民族平等。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国宪法第四条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

    2023年 2月 4日
  • 律师如何进行辩护?刑事辩护律师为您解答

      介入调配的请求执行人对人民法院查封、拘留收禁或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律师应代其主张优先受偿权。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1、检察案件情形,办理委托手续   2、律师接收执行申请人的委托后,应为其代书申请执行书   3、人民法院受理施行请求后,被执行人未按人民法院施行通知书指定的时期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023年 2月 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