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关于构成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构成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管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境外的各种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废物。无论哪一种固体废物,都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处置的行为。

1.必须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

2.实施了将境外的固体废物处置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单位也可成为本罪主体。实践中,本罪的主体大多为废物进口单位或废物利用单位。个人单位构成本罪的情况极为罕见。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有哪些

(一)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一百吨以上的;

(三)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四)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五)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六)造成生态环境特别严重损害的;

(七)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的;

(八)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

(九)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十)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十一)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十二)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

(十三)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司法实务中,如果行为人进行走私就是为了把我国当作“垃圾处理场”,就是为了把固体废物在我国境内非法处置的,则说明其走私行为与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的行为存在牵连关系,应当以走私废物罪与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牵连犯论处,从一重处。

相关内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刑事犯罪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的,可以同刑事诉讼一起提起民事赔偿之诉,民事赔偿可以同刑事案件一并审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理完毕后,在审理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是什么?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详情请看下文。

最高院工作答复: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问题

(法办﹝2011﹞159号)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问题,我院的倾向性意见是: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依法只应赔偿直接物质损失,即按照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害赔偿,一般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但经过调解,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且愿意赔偿更大数额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调解不成,被告人确实不具备赔偿能力,而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坚持在物质损失赔偿之外要求赔偿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于却有困难的被害人,给予必要的国家救助。主要理由是: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和刑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经济损失”的规定,这里的“物质损失”和“经济损失”仅指物质财产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同时,刑事犯罪造成财产损失与单纯民事侵权行为造成损失在应当赔偿、能够赔偿以及法理上存在明显不同。依据法律规定,对附带民事案件与单纯民事案件不应适用同样赔偿标准。

(2)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被告人绝大多数是农民、无业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非常贫穷,几乎没有什么财产可供赔偿,如果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判其高额赔偿,必定要打法律“白条”。由于无法得到实际执行,既影响裁判的权威,更常常引发其他问题,法律与社会效果均无法保障。

(3)简单套用《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的数额标准高达十几万、二三十万元,常常使被害方对巨额赔偿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一旦被告人不能足额赔偿,就认为其没有悔罪诚意和表现,导致民事调解根本无法进行,并进而在刑罚诉求方面坚决要求对被告人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甚至以缠讼、闹访相威胁、要挟,严重影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慎重适用死刑”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影响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4)高额赔偿表面上看似乎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这是有的学者和部门认为附带民事诉讼应与单纯民事赔偿执行统一标准的主要考虑,但由于刑事案件被告方实际赔偿能力很低,甚至没有,而被害方“要价”又太高,导致实践中许多被告人亲属认为,与其东借西凑代赔几万元被害方也不满意,索性不再凑钱赔偿,结果造成被害方反倒得不到任何赔偿。命案中这种情况尤为普遍,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被害方的境遇更加悲惨,既不利于被害方权益的切实维护,也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及时修复。

(5)解决这一问题应当立足实际,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严格依法审判,并着眼于案件裁判的实际效果,促进社会和谐。

以上就是整理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赔偿被害人精神损失,同时赔偿的是因犯罪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当事人双方可以就民事赔偿达成和解,相信通过上述内容,你对此会有你自己的看法。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5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55

相关推荐

  • 刑事案件先进行民事诉讼可以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不可以,应当在刑事案件审结终结后,才能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民事案件是因为刑事案件引起的,如伤害案件等,受害人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理时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之诉。如果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没有直接的因故关系,根据我国先刑事后民事的审理原则,应当在刑事案件审结终结后,才能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七十五条

    2023年 2月 20日
  • 诈骗冻结多久追回

    律师解答如果被电信诈骗冻结的钱,警方启动了返还程序,一般在三个月内可以完成。刑事侦查的时间也是三个月内,在这个期限内这些工作必须完结。返还后,可以领回被骗的钱。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

    2023年 5月 26日
  • 故意杀人预备犯如何量刑

    法律咨询解答 故意杀人案件中预备犯的处罚标准是参照故意杀人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规定,对预备犯是有可能会免除处罚的,但并没有具体的规定预备犯的量刑标准,故意杀人既遂的量刑标准是死刑。【相关延伸】故意杀人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预备犯的构…

    2023年 2月 20日
  • 超车时发生交通事故,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在靠右行驶的地域,超车道为靠左的车道;在靠左行驶的地域,超车道为靠右的车道。超车是汽车在行驶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需掌握熟练的技术和技巧,并遵守交通法规,防止意外和事故发生。 网友咨询: 11月6日18时20分,张书合驾驶豫R×××××号小型普通客车,沿唐河县X012张苍线自南向北行驶至66KM+500M郭滩镇新庄路段处时,在超一辆同向行驶的货车时…

    2024年 1月 15日
  • 民事诉讼前协商和解还能起诉吗

    法律咨询解答 民事诉讼前协商和解还能起诉,只要符合起诉的条件。起诉的条件如下:(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相关延伸】民事诉讼前一定要调解吗?民事诉讼前不一定要诉前调解,通常法院在进行民事审判前会对双方的矛盾进行调解,和…

    2023年 2月 20日
  • 法院受理民事诉讼吗

    律师解答法院受理民事诉讼。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

    2023年 5月 1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