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预备犯如何量刑

法律咨询解答

故意杀人案件中预备犯的处罚标准是参照故意杀人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条规定,对预备犯是有可能会免除处罚的,但并没有具体的规定预备犯的量刑标准,故意杀人既遂的量刑标准是死刑。
【相关延伸】
故意杀人罪的预备阶段怎么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预备犯的构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行为人必须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如果只是单纯的流露犯罪意图,而没有实施预备行为,则属于犯意表示,不构成预备犯。实践中,犯罪预备行为主要表现为准备犯罪工具、调查犯罪场所和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诱骗被害人前往犯罪场所、跟踪被害人或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拟定实施犯罪的计划等方式。
第二,预备行为必须在犯罪预备阶段停顿下来。行为人在实施预备行为之后,如果顺利进入着手实行阶段,那么先行的预备行为即被后来的实行行为所吸收,不再作为独立的犯罪形态认定。此外,预备行为须表现为停顿的行为状态,这是区别犯罪预备与预备犯的界限。行为人如果在犯罪预备阶段持续实施预备行为,其本质上仍属于阶段的概念范畴,不属于状态性概念,无从认定预备犯。
第三,行为人必须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这是区别预备犯与中止犯的显著标志。如果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的预备行为,那么应当以中止犯论处。
未能着手实施犯罪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预备行为已实施终了,因意志意外原因未能着手实施犯罪。如行为人在守候被害人的过程中,被害人闻讯逃避。
二是预备行为未实施终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着手实施犯罪。如行为人在前往犯罪地的路上被抓获。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百三十二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2:25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2:25

相关推荐

  • 私自加盖公章违法吗

    律师解答私自加盖公章违法。法律规定,若是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行为…

    2023年 2月 19日
  • 醉驾需要法院判吗

    律师解答醉驾需要法院判。醉驾指的是,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还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法律规定,应受到拘役,并处罚金的刑事处罚。如果醉驾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醉驾需要法院依法审理后量刑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

    2023年 2月 19日
  • 起诉书要贴上证据吗

    律师解答起诉书要贴上证据,起诉书上必须加盖检察院的公章,并且需要附上有关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法律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对案件的被告人要提起公诉,则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案卷材料和证据,起诉书应当一式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起诉书五份。起诉书中应当列明关于被害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被告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是否在案及羁押处所等问题…

    2023年 2月 19日
  • 侮辱罪和猥亵罪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1、对象情况不同:猥亵罪一般是以不特定的妇女为对象;而侮辱罪中侮辱妇女的行为,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的。2、目的动机不同:猥亵罪一般是出于闹事取乐、寻求精神刺激;而侮辱罪一般是出于个人恩怨、嫉妒或报复,目的是贬损特定人的人格和名誉。猥亵罪侵犯的是受害者的性的羞耻心与性的自由权,侵害人实施猥亵行为有满足自身性冲动的主观故意,但又并不具有对受害人进行…

    2023年 2月 19日
  • 民法典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咨询解答 《民法典》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是这样的:1、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显失公平行为的要件:1.须属有偿行为。显失公平行为只能发生在有偿…

    2023年 2月 19日
  •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需要承担哪些刑事责任

    法律咨询解答 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此罪的,则依照上述量刑标准从重处罚。【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