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订立有几种形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法律知识延伸阅读

  • 合同期没到押金可以退回来吗,合同期未满可以辞职吗

    合同期没到不可以退押金,涉及到违约的行为是需要追究违约责任的,需要和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减少违约金。【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

  • 法定代表人超越职权擅自订立合同的效力如何,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以本公司名义

    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效力:除非合同相对方明知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否则合同对公司仍有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法

  • 简述格式合同无效的情形,合同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

    格式合同中的以下条款是无效的:(1)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2)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3)造成对方人身损害和因故

  •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3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19日 下午10:34

    相关推荐

    • 二手房中介费一般是多少

      法律咨询解答 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居间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居间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居间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居间人的报酬。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居间活动的费用,由居间人负担。居间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但可以…

      2023年 2月 20日
    • 无权处分相对人为什么没有撤销权

      法律咨询解答 无权处分合同是指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并与相对人订立转让会计注意事项财产的合同。在中国立法中主要体现在合同法51条。《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合同法第48条、第49条规定相对人享有催告权和撤销权。从法律条文本身看,没有设计相对人的撤销权。《买卖合同司法解…

      2023年 2月 20日
    • 没签合同有违约金吗

      律师解答没签合同可以主张违约金。有违约的事实存在,即需要支付违约金。除此之外,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假借订立合同恶意磋违背的,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进行损害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条【缔约过失责任】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

      2023年 5月 1日
    • 违背诚实守信原则行为有哪些?

      关于违背诚实守信原则行为有哪些?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违背诚实守信原则行为有哪些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所谓“假借”就是根本没有与对方订立合同的目的,与对人进行谈判只是个借口,目的是损害对方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地与对方进行合同谈判。 2、在订立合同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

      2023年 2月 20日
    • 不履行合同义务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律师解答不履行合同义务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包括:1、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2、债务人因其不履行合同义务承担违约责任。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4、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

      2024年 1月 3日
    • 当事人死亡合同是否允许终止

      法律咨询解答 合同当事人死亡不会当然的终止合同,确切的说,合同的状态主要取决于标的物的履行状态,而对于当事人的状态并不多加考量。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