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因琐事发生殴打,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限定责任能力,又称“限制责任能力”,其犯罪的刑事责任,既不同于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人,又不同于完全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前者由于其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正常,应对其危害社会的行为和后果承担全部刑事责任,故应根据其所犯罪行和犯罪情节、手段、后果等决定应当判处的刑罚。后者由于完全丧失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或者完全丧失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其主观上没有罪过,尽管行为造成了客观的危害结果,但不是犯罪行为,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

网友咨询:

熊永敏与刘某系夫妻关系。6月29日午间,二人在家中就餐后至田间劳作。期间,二人因琐事发生口角,继而互相厮打。熊永敏持锄头击打刘某头顶部,后扔下锄头跑开。刘某在追赶熊永敏的过程中倒地死亡。经鉴定,刘某死因系头部损伤致颅脑损伤死亡;熊永敏在案发时辨认与控制能力显著削弱,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作案后,熊永敏跑回家中,后又返回案发现场,被出警民警盘问后当场抓获。熊永敏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浙江国大律师事务所吴旭仕律师解答:

熊永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依法惩处。鉴于熊永敏患有精神疾病,犯罪时辨认与控制能力显著削弱,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依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案发后,熊永敏已取得被害人近亲属谅解,依法亦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吴旭仕律师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1964年出生,浙江大学法律系毕业,从事律师行业近30年,擅长刑事辩护等,曾办理过全国及省内多个重大刑事案件。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 1月 15日 下午11:54
下一篇 2024年 1月 15日 下午11:54

相关推荐

  • 取保候审保证金可以委托别人领取吗

    律师解答取保候审保证金可以委托别人领取,但是应当向委托人出具委托书,并在委托书中载明委托的权限。因为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一条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

    2023年 6月 21日
  • 孩子未成年玩游戏充钱是否能找回来

    律师解答孩子未成年玩游戏充钱能找回来。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果真的是由未成年人给游戏充值,可根据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对充值行为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

    2023年 2月 19日
  • 在微信上转账被骗该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在微信上转账被骗,应当立即报警,并且要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如果行为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

    2023年 2月 19日
  • 不逮捕是不是就不起诉

    律师解答不逮捕不是就不起诉。逮捕只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不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必备条件。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2023年 2月 19日
  • 容留他人吸毒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

    关于容留他人吸毒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容留他人吸毒罪既遂判刑标准细分 容留他人吸毒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过容留他人吸毒罪的,从重处罚。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

    2023年 2月 20日
  • 刑事案件如何转治安

    律师解答刑事案件,如果在侦查审理过程中,发现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能转治安案件。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才会作为刑事案件立案;而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作为治安案件立案处理。刑事诉讼过程中,发现不构成犯罪的,应当撤销案件,按照实际案情来决定能否刑事转治安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