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诈骗电话是如何变成官方客服号码的

近期,四川攀枝花市警方破获一起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该案犯罪团伙以“冒充客服来电”的方式实施诈骗,而让“境外诈骗电话变成官方客服号码”是此类诈骗得逞的关键。现在,我们一起来揭秘!
攀枝花警方在日常反诈预警中发现,每天有很多“1344号段”的电话号码在大量接听境外的诈骗电话。而当警方想告知对方存在被骗风险的时候,这些号码却大多数处于关机状态。

图片

攀枝花市公安局仁和分局刑事侦查大队 罗喜来

一般情况我们在进行日常预警的时候,拨打电话都是能够接通的,并且对方会配合,也愿意听我们宣讲一些反诈知识,不会再继续投资或者转账。但对于这个“1344号段”的电话号码,我们打过去之后大多数处于关机。
明明刚才还在接听境外的诈骗电话,为何民警打过去的时候却关机了?而且剩下一些能打通的号码,机主在接通后的反应也较为反常,这让反诈民警开始警觉。结合前段时间,攀枝花一家通讯公司曾向警方反映的情况,民警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蹊跷。

图片

通过调查,警方发现近期有大量的外地人员集中到攀枝花市的通讯商处点名要办理“1344号段”的电话卡。调查得知,所有来办卡的外地人员都是在互联网上看到了一天一千元报酬的“高薪兼职”广告后主动联系,在对方的要求下,来到攀枝花用本人信息办理“1344号段”电话卡的。
发现这一异常后,攀枝花警方成立专案组,立案展开调查,查明境外诈骗电话是这样一步步变成官方客服号码的。

图片

第一步,这些外地人员在诈骗分子的指使下,办理“1344号段”电话卡,之后通过本人手机的呼叫转移功能,把自己“1344号段”电话卡上的所有的来电都呼转到“诈骗分子”指定呼转的电话号码上。这样,境外的诈骗分子只需要给“1344号段”的号码拨打电话,就会自动呼转到境内诈骗被害人的手机上。

图片

第二步,藏身境外的诈骗分子会通过改号软件和其他技术手段,将境外电话号码脱去“00”前缀,提高隐蔽性,然后利用呼叫转移来躲避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预警识别,隐匿了诈骗分子的原始号码,彻底将境外诈骗电话改为和各类平台客服电话相同的号码,从而蒙蔽接到“客服”诈骗电话的被害人。
图片
第三步,当被害人接到电话时,手机上显示的就是和国内一些知名平台、手机APP客服电话一模一样的电话号码。有的被害人因为手机安装了号码识别软件,接到这样的诈骗电话,甚至会被自动识别匹配出平台名称,显示在被害人的手机上,继而一步步陷入“冒充客服”诈骗的陷阱。
经过这样的层层伪装,境外诈骗电话就变成了客服来电。很多被害人一看是平台的官方客服来电就很容易信以为真,认为真是这个公司的客服打来的服务电话,放松警惕,相信了电话那头“客服人员”的诈骗话术,掉入了诈骗团伙的圈套。

经过细致侦办,攀枝花警方就该案核实并关联出涉及全国 28个省(市)共 237 件诈骗案件,被诈骗金额共计 4032.919 万元,涉案嫌疑人近百人,潜在受害人数百人。

在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的指导和四川省各州市的配合下,组织警力300余人、成立抓捕组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0余名,成功打掉该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

图片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检察院 冯寒

办卡人员同样涉嫌诈骗犯罪。在被警方抓获后,这些办理“1344号段”电话并设置呼叫转移的人员还认为自己没有违法犯罪。
但这样的“高薪兼职”不仅仅是将电话卡租借或是售卖给诈骗团伙使用,而是切实地参与到了电信网络诈骗当中,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经法院审理,本案的两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以“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和有期徒刑七个月,同案的三十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提起公诉,其中二十六人以“诈骗罪”受到刑事处罚,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警方提示

一、“断卡”行动仍在持续开展,对办理电话卡、银行卡等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服务的,公安机关将用足用好法律手段,坚决依法从严惩处。请妄图通过办卡赚取利益沦为诈骗分子帮凶的人立即警醒,不要再出卖个人银行卡、电话卡和互联网账号等。

二、当遇到“客服电话”时,提出“网购出现质量问题、订单错误,要求退款补偿”等情况时,都不要轻易相信,请登陆官方购物网站、手机APP进行核实,或者主动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查询。

三、任何购物网站或快递物流公司都不会要求客户提供个人银行账号、密码、银行验证码等信息。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保留好电子单据、聊天记录等证据,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4月 7日 下午10:13
下一篇 2023年 4月 7日 下午10:20

相关推荐

  • “征信修复”不可信,“征信洗白”是诈骗

    2023年4月13日,蚌山区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报警人张某 (女,41岁)接到一陌生电话(192****2759),对方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称张某在“金条白条”有网贷记录,如果不取消会影响征信。张某按照对方要求下载“ZOOM”APP按对方要求向指定银行卡转账四万元,后被对方拉黑删除,共计被骗四万元。警方提示个人征信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银…

    2023年 4月 14日
  • 借电话给别人用被拘留+罚款,为啥?

    《反诈法》已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联违法犯罪,提供了全方位法律支撑。无锡公安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涉电信网络诈骗严处重罚、“零容忍” 无锡公安自2022年12月2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进行首次行政处罚后,已办理多起案件。近日,无锡公安再次对非法出借“两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和以…

    2023年 1月 19日
  • “蚌埠市公安局”给你打电话了吗?

    2023年3月21日,怀远县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报警人杨某(女,28岁) 接到一自称蚌埠市公安局的电话 (005923xxxx1161) 。对方称杨某的身份信息泄露,有人用其身份信息办理护照非法入境。随后对方将电话转接到南京市公安局 (假需要将冒),对方称杨某之前通过云闪付转过钱,这笔钱转回来。杨某按照指示向账户转款,共计被骗5万元。 警方提示1.凡是…

    2023年 4月 7日
  • 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这些套路千万别信!

    2023年3月26日,禹会区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报警人张某(女,41岁)接到一个自称是“蚌埠市公安局”民警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张某的护照涉嫌非法入境,需要配合处理,并把电话转接给“南京市公安局”。对方称张某涉嫌洗钱,要求张某下载“ZOOM”APP与其视频。张某将卡里的2万元转入对方指定的银行卡后,发现被骗并报警。 警方提示凡是自称“公安机关”要求通话绝对…

    2023年 3月 28日
  • 学生群体注意!别做这件事!很可能涉嫌犯罪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严重影响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 近日,大连市公安局联合市教育局全面启动“净园”专项行动。警方在侦办案件时发现,一些在校学生不仅自己帮助诈骗分子实施犯罪活动,甚至鼓动同学一起参与,严重破坏校园风气。 案例一 学生闫某在浏览网络贴吧时,看到一条“帮公司刷流水就可以赚钱”的兼职广告。对方告诉闫某,只要提供自己的银行卡就可以获得2000元报…

    2023年 4月 2日
  • 宿迁反诈:又见“冒充公检法”诈骗,多亏她及时劝阻!

    4月8日上午10时许,沭阳县重庆路派出所接到县局反诈中心指令,称辖区居民张女士有被骗风险。 时间就是金钱,多耽误一分钟,张女士被骗的几率就越高,情况十分紧急!接到预警指令后,民警周洁立即拨打张女士电话,但多次拨打电话都是正在通话中。民警赶忙又通过发送提醒短信、联系其家属等多种渠道表明身份和目的,最终成功联系上了张女士。 原来,张女士接到了一通自称是“上海通信…

    2023年 4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