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刷单,实际是赌博!

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以刷单返利作引子,诱骗受害人参与虚假网络赌博的电诈案件。此类案件作案手法由刷单诈骗演变成为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网络赌博平台“做任务”。受害人一旦入局,往往损失巨大。

图片

真实案例

1、马女士在一个团购微信群里看到一条信息,称扫码入群可领红包。马女士进入这个“做任务领红包”群后,群主要大家关注指定淘宝店并截图发群里,就可以领红包。马女士按要求关注了10家指定淘宝店,很快就领到了50元红包。群主接着发了一个网站链接,要大家点击下载,说以后会在这个APP里发布“任务”和返利。马女士下载后发现这个“BBC”的APP其实是个聊天软件。该APP内自称“小张”的“活动客服”添加马女士为好友,要马女士完成5单“内部公益捐款任务”,并给马女士发来一个支付宝收款二维码,要马女士分5次扫码,每次转账118元,马女士完成“任务”后,对方退还了马女士本金并额外返利400元。

2、当天下午,该APP内又一自称“陈水英”的人添加马女士为好友,并把马女士拉入一个名叫“富力集团”的群,“陈水英”在群里发了一个网址链接,说以后的“任务”都在这个网站上完成。马女士链接后发现是名叫“耀翔”的网站,网站界面有两个VIP大厅,每个大厅里都有很多张“桌子”,桌子上标记着不同的投注金额,用户可选择“买大”“买小”投注。“陈水英”告诉大家,按布置的“任务”投注买大小,保证100%赢,赢钱后可在“耀翔”的账户里提现。马女士先选择了一个1000元“买小的任务”,向“陈水英”提供的银行卡转账后,点击“买小”,不久马女士的平台账户显示到账1750元并成功提现,“陈水英”说,每次提现要支付总金额25%的手续费。马女士再次选择了3000元的“任务”,平台账户显示到账5250元。马女士觉得手续费太高,没有提现。

3、次日晚上,“陈水英”又在群里布置“任务”,群友们纷纷晒出之前返利提现的截图,并要求参与大额“任务”,赚大钱。马女士心动了,跟着群友们选择了一个“三联单任务”,马女士先后三次向指定的银行卡账户转账2万元、5万元和8万元,完成“任务”后,马女士看见平台账户的余额高达262500元,便操作提现。平台却显示账户冻结。马女士咨询“陈水英”,被告知之前做的第二个“任务”买错了大小,需要重新完成一次“三联单任务”才能解冻。马女士只好再次转账完成“任务”,但仍无法提现。“陈水英”要马女士再做一个8万元的“任务”作为解冻担保,马女士质疑,随后被踢出群。

受害人心理分析

1、好奇心理

骗子先在群里发布“点赞、关注可领红包”的任务,利用受害人想参与尝试的心理,看是否真的可领到红包。受害人一旦完成“任务”,骗子便兑现红包,让受害人不知不觉落入骗局。

2、趋利心理

骗子通过前期小额返利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受害人处于有利可图的心理状态中,产生积极兴奋情绪。然后设置“更高返利”的骗局,诱导受害人上钩,让受害人觉得跟着他去赚钱很容易,对骗子深信不疑,进而加大投入。

3、拒绝“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人们在做一件事时,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付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做任务”已经垫付出去的高额本金就属“沉没成本”,骗子以“捆绑任务”“连单”“系统故障”等要求受害人逐渐加大刷单金额。受害人投入本金,不能“沉没成本”,往往选择继续加大投入。

4、从众效应

骗子组建群,“围猎”受害人。群友在群里晒出假返利截图,要求做“大任务”,激发受害人的从众心理,受害人作为群里的成员会自觉产生要与群里其他成员保持行动一致、意见一致的想法,往往“凭感觉、凭经验”相信对方。

犯罪手段揭示

1、骗子在社交软件群里发布领红包的信息吸引关注,布置“视频点赞”“关注网店”等“零投入”的“简单任务”,诱导受害人参与,并快速兑现红包。

2、骗子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诱骗受害人“做大任务”,就是在虚假网络赌博平台里投注或竞猜,比如“大、小、单、双”等。这些投资平台是骗子搭建的,可任意修改后台数据,分饰多角“围猎”受害人加大投入。

3、骗子修改后台数据,让受害人在平台账户看到盈利假象,并设置高额提现手续费让受害人不愿轻易提现,延长诈骗时间,骗取受害人更多的钱。

4、当受害人大额投注后,骗子就会以“任务出错”“系统故障”等借口拒绝退回本金和支付返利佣金,让受害人再次转账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1、网上发布的“刷单”“做任务”“领红包”等信息都是陷阱。

2、以“做任务返利”为名诱导网络赌博和投资的都是诈骗。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5日 下午2:5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5日 下午2:57

相关推荐

  • 小心“附近的人”

    刷单返利类诈骗 2023年3月29日,龙子湖区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报警人张某(男,31岁)使用OO添加附近的人,对方称下载“冰火”APP进行刷单就可以同城约炮。张某按照对方要求向指定账户充值转账进行刷单,后要求其继续转账,张某意识到被骗报警,共计被骗2万元。 警方提示 约炮是诱饵.刷单是陷阱。骗子发布“同城约炮”色情广告,诱骗当事人下载涉诈APP。同时...

    2023年 3月 30日
  • “垫钱”去刷单,刷完才返现?不要做!

    近日,在安徽芜湖有一居民吕某,在兼职QQ群里看到一则信息称:“线上助理,20元一天有兴趣的加群。”吕某随即加入该群。群里的人声称,在京东APP内购买超市购物卡并把订单号和核销二维码发给对方,就可以领取返现,吕某配合操作,对方却说这只是第一个任务,随后就开始安排吕某购买QQ币,还发来一个个订单链接,使其通过链接购买游戏道具。就这样,吕某反复充值QQ币、支付订单...

    2023年 9月 6日
  • 人在家中坐,钱从网上来?兼职刷单不靠谱!

    动动手指头,在家就能赚钱”“轻松刷单,日赚百元”,看到这样的刷单广告你心动了吗? 快醒醒吧!哪有这种好事?! 什么是“刷单”诈骗? 刷单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网页弹窗广告、兼职类QQ群、短信等途径发布虚假兼职(给电商平台商铺刷单以提升销量、信誉度)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受害人刷单,待受害人刷单成功后,再以系统、网络冻结等种种借口,要求受害人多次转账汇款或...

    2023年 1月 29日
  • 安徽蚌埠一女孩因刷单被骗11万!

    2023年2月13日,安徽蚌埠禹会区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报警人石某 (女,23岁) 称在2月12日被拉入一个“微信”群聊,在群里发红包做“抖音”点赞的任务。石某做了几次任务后群主发出一条链接,让其下载软件继续做任务,然后向对方发来的银行卡先后转账五次。因最后一次金额过大,石某没有继续操作,联系对方被告知不继续操作前面的钱也无法退还,石某意识到被骗,共...

    2023年 2月 14日
  • 遭遇网络诈骗,民警及时转账与骗子“抢时间”

    近日,任先生来到庆云县公安局庆云镇派出所报警,称自己可能遇到了网络诈骗。还没说完,他的手机突然来了扣款短信,任先生银行卡内的钱正以每笔5000元的方式连续扣款。眼看着银行卡的钱一笔笔往外转出,任先生慌了神。民警赶紧拿过任先生的手机进行操作,将银行卡的钱往微信零钱中充值,与骗子抢时间,及时充值了35000元到微信零钱。 据了解,任先生想在网上贷款,填写了个人资...

    2023年 1月 11日
  • 春节防骗第一章——“刷单”就是诈骗

    当前,刷单诈骗在不断升级变化,已成电信网络诈骗界的“王炸”,甚至一个诈骗案中,同时出现网络招嫖、刷单、赌博等“局中局”,骗子还冒充各类工作人员身份等等,套路不断。刷单被骗群体已经从以前的以女性为主变为男女不相上下,特别是近期男性群体因“网络招嫖+网络刷单”“网络赌博+网络刷单”被骗案件上升较快,尤其要引起重视。 真实案件 航空流量+网络刷单 杨女士在家接到自...

    2023年 1月 22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