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以刷单返利作引子,诱骗受害人参与虚假网络赌博的电诈案件。此类案件作案手法由刷单诈骗演变成为诱骗受害人下载虚假网络赌博平台“做任务”。受害人一旦入局,往往损失巨大。
真实案例
1、马女士在一个团购微信群里看到一条信息,称扫码入群可领红包。马女士进入这个“做任务领红包”群后,群主要大家关注指定淘宝店并截图发群里,就可以领红包。马女士按要求关注了10家指定淘宝店,很快就领到了50元红包。群主接着发了一个网站链接,要大家点击下载,说以后会在这个APP里发布“任务”和返利。马女士下载后发现这个“BBC”的APP其实是个聊天软件。该APP内自称“小张”的“活动客服”添加马女士为好友,要马女士完成5单“内部公益捐款任务”,并给马女士发来一个支付宝收款二维码,要马女士分5次扫码,每次转账118元,马女士完成“任务”后,对方退还了马女士本金并额外返利400元。
2、当天下午,该APP内又一自称“陈水英”的人添加马女士为好友,并把马女士拉入一个名叫“富力集团”的群,“陈水英”在群里发了一个网址链接,说以后的“任务”都在这个网站上完成。马女士链接后发现是名叫“耀翔”的网站,网站界面有两个VIP大厅,每个大厅里都有很多张“桌子”,桌子上标记着不同的投注金额,用户可选择“买大”“买小”投注。“陈水英”告诉大家,按布置的“任务”投注买大小,保证100%赢,赢钱后可在“耀翔”的账户里提现。马女士先选择了一个1000元“买小的任务”,向“陈水英”提供的银行卡转账后,点击“买小”,不久马女士的平台账户显示到账1750元并成功提现,“陈水英”说,每次提现要支付总金额25%的手续费。马女士再次选择了3000元的“任务”,平台账户显示到账5250元。马女士觉得手续费太高,没有提现。
3、次日晚上,“陈水英”又在群里布置“任务”,群友们纷纷晒出之前返利提现的截图,并要求参与大额“任务”,赚大钱。马女士心动了,跟着群友们选择了一个“三联单任务”,马女士先后三次向指定的银行卡账户转账2万元、5万元和8万元,完成“任务”后,马女士看见平台账户的余额高达262500元,便操作提现。平台却显示账户冻结。马女士咨询“陈水英”,被告知之前做的第二个“任务”买错了大小,需要重新完成一次“三联单任务”才能解冻。马女士只好再次转账完成“任务”,但仍无法提现。“陈水英”要马女士再做一个8万元的“任务”作为解冻担保,马女士质疑,随后被踢出群。
受害人心理分析
1、好奇心理
骗子先在群里发布“点赞、关注可领红包”的任务,利用受害人想参与尝试的心理,看是否真的可领到红包。受害人一旦完成“任务”,骗子便兑现红包,让受害人不知不觉落入骗局。
2、趋利心理
骗子通过前期小额返利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受害人处于有利可图的心理状态中,产生积极兴奋情绪。然后设置“更高返利”的骗局,诱导受害人上钩,让受害人觉得跟着他去赚钱很容易,对骗子深信不疑,进而加大投入。
3、拒绝“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人们在做一件事时,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付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做任务”已经垫付出去的高额本金就属“沉没成本”,骗子以“捆绑任务”“连单”“系统故障”等要求受害人逐渐加大刷单金额。受害人投入本金,不能“沉没成本”,往往选择继续加大投入。
4、从众效应
骗子组建群,“围猎”受害人。群友在群里晒出假返利截图,要求做“大任务”,激发受害人的从众心理,受害人作为群里的成员会自觉产生要与群里其他成员保持行动一致、意见一致的想法,往往“凭感觉、凭经验”相信对方。
犯罪手段揭示
1、骗子在社交软件群里发布领红包的信息吸引关注,布置“视频点赞”“关注网店”等“零投入”的“简单任务”,诱导受害人参与,并快速兑现红包。
2、骗子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诱骗受害人“做大任务”,就是在虚假网络赌博平台里投注或竞猜,比如“大、小、单、双”等。这些投资平台是骗子搭建的,可任意修改后台数据,分饰多角“围猎”受害人加大投入。
3、骗子修改后台数据,让受害人在平台账户看到盈利假象,并设置高额提现手续费让受害人不愿轻易提现,延长诈骗时间,骗取受害人更多的钱。
4、当受害人大额投注后,骗子就会以“任务出错”“系统故障”等借口拒绝退回本金和支付返利佣金,让受害人再次转账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1、网上发布的“刷单”“做任务”“领红包”等信息都是陷阱。
2、以“做任务返利”为名诱导网络赌博和投资的都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