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诈骗的理由

现在的诈骗分子“套路”多多,一会儿扮演你的“同学朋友”,摇身一变又成了你的“上司领导”,甚至披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外衣。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对拿着诈骗剧本的“演员”,不该配合演出的你一定要视而不见,谨防受骗

图片

“警察同志,我好像遇到电信诈骗了……”,1月10日新年前夕,芜湖反电诈中心96110电话急促的响起。

原来,就在几分钟前,王女士接到了一位自称是“南京市公安局民警”打来的电话,对方声称王女士的银行卡多了一笔“来路不明的资金”,涉嫌一起电信诈骗案件,需要王女士将卡内余额5万元转账至“安全账户”并配合调查,否则对方将会对王女士采取强制措施。

听到对方这番说辞,王女士十分的慌张,正当她准备按照对方的“指导”操作时,突然想到96110曾给她打过反诈预警电话,宣传过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遇上了电信网络诈骗。于是,王女士赶紧拨打了96110进行咨询。

民警聆听了王女士的陈述后,随即告诉她遇到的正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套路,并对其反诈意识和能力点赞。民警再次对王女士进行了反诈知识普及: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形式办案,更不会让群众进行转账汇款,如果遇到以上几种情况,对方肯定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不法分子。

图片

 

每当你接到陌生电话时,先问问自己
第一问刷单前问问自己

动动手指就能赚到钱的好事为啥能轮到你?

第二问

网恋前问问自己

人靓声甜的小姐姐温柔帅气又有钱的小哥哥为啥还需要网恋?

图片

第三问

收到“逮捕令”时问问自己

抓人还需要提前通知警察是不是觉得自己太闲怕坏人跑路跑的不够快?

图片

第四问

理财前问问自己

战无不胜的投资大师为啥要苦口婆心的帮助非亲非故的你?

图片

第五问

裸聊前问问自己

自己的身材值不值得美女与你“坦诚相待”?

第六问

点陌生链接前问问自己

查信息就查信息为啥还有下载一堆东西?

第七问

网贷前问问自己

无抵押还免息对方为啥不直接送钱给你?

第八问

给“领导”转账前问问自己

用自己微信公然收受巨额资金领导是不是嫌自己官干久了?

这八个问题是否直击了你的灵魂?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3)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月 29日 下午3:39
下一篇 2023年 1月 31日 下午8:33

相关推荐

  • 2022年度电信网络诈骗大盘点

    时光如白驹过隙,2022年转瞬即逝,下面盘点一下过去一年的主要骗术,现在学习一点都不晚,记得转给你关心的所有人。 1、刷单返利类诈骗 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遇到“刷单”“刷信誉”“点赞返佣”“直播平台打赏返佣”等网络兼职广告时,要提高警惕,不要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兼职信息,更不要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是需要先行…

    2023年 2月 10日
  • 欠条翻倍打属于套路贷吗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欠条翻倍打属于套路贷吗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是,欠条翻倍打属于套路贷。 套路贷”是以“借款”为名行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之实。 套路贷不等于高利贷,情节往往更严重。 1、如果套路贷涉嫌诈骗罪、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等多种犯罪,那么法院会依照刑法规定,数罪并罚或者选择处罚较重的罪名定罪…

    2023年 2月 19日
  • 电信网络诈骗男性受害者首次多于女性

    宁波市反诈中心日前发布的《2022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刷单、冒充客服、投资骗局数量在该市各类电信诈骗案中居前三位;由个人信息泄露或被窃取导致的“精准诈骗”已成主流;男性受害人首次多于女性。 去年宁波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损失数同比下降13.8%、24.3%,但防控压力并未充分缓解。刷单,冒充客服,投资、购物、贷款、游戏交易骗局6类…

    2023年 2月 5日
  • 什么才算是套路贷

    法律咨询解答 “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

    2023年 2月 20日
  • 坚决不还套路贷会怎样

    律师解答坚决不还套路贷会:如果坚决不还套路贷的话,首先会被套路贷公司的人催收,由于他们是违法的,所以催收的手段可能会比较暴力,如果权益受到侵害是可以报警的,这个时候还是要偿还本金。套路贷在本质上是违法犯罪行为,本金和利息都不受法律保护,本金是犯罪工具,利息作为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十六条…

    2023年 2月 19日
  • 上海警方:当心诈骗“引流”新手法坑了亲友

    微信群转发一条推广消息,就能免费获得一个心仪的毛绒玩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就这样无意中成为了电信网络诈骗“引流”的工具,而且被坑的很有可能是亲朋好友。 记者今天上午从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警方近期打掉一个以新手法为电信诈骗团伙“引流”的犯罪团伙。 图说:假兼职广告。警方供图 2022年10月13日,市民王女士到虹口公安分局广中路派出所报案,称遭遇刷单…

    2023年 1月 17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