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波堤”

转自:人民日报评论

“年底了,警惕这5类电信诈骗”“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快收藏”“电信网络诈骗的七种手段及防范措施”……年关将至,多地警方发布风险提示,敲响反诈警钟。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频发,成为当前发案最高、造成损失最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电信网络诈骗实施速度更快、犯罪成本更低、传播的隐蔽性和广域性更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也在花样翻新,衍生出刷单返利、网上交友等新型诈骗伎俩,令人防不胜防。严打电信网络诈骗,既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安全高效的题中应有之义。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网络安全法、《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有力武器。前不久,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实施,让反诈工作有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云剑”“拔钉”“断流”“断卡”等专项行动,在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方面颇有成效。去年前11个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同比上升5.7%,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64.4%,立案数同比下降17.3%,造成财产损失数额同比下降1.3%。“两升两降”背后,是国家强力挤压涉诈犯罪生存空间的决心和努力。

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波堤”

(2023年1月5日,江苏省海安市公安局南莫派出所民警走进一企业,向企业员工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知识。周强摄/影像中国 )

面对变化多端的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工作要抓住一个“新”。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此前甚至有假借“疫情防控”名义的电信诈骗。针对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随时变化话术的现象,防范治理也需及时更新迭代,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全面总结打击治理成功经验,与时俱进用好技术拦截、精准劝阻等手段,方能不断巩固和深化打击治理成效。

电信网络诈骗涉及金融、电信、互联网等多个行业领域,因而打击治理也离不开“全”。一方面要做好全人群覆盖,加倍关注老年人、在校学生、农村偏远地区群体等重点人群。推进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以听得懂、记得牢、传得开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做好全环节覆盖,堵住可能存在的每个漏洞。无论是立法部门、司法机关、执法机关,还是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乃至企业、商家,只有多方协力,才能构筑起控在“网络边界”、阻在“成案之前”、防在“被骗路上”、管在“薄弱环节”的反诈通路。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配合。时刻谨记“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提高警惕、群防群治,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无计可施。

再过不久就是新春佳节了,越是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里,越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福建泉州举办“全民反诈用心防骗”短视频大赛,激发市民参与反诈积极性;山东日照在超市、市场等宣传,将印有反诈宣传语的“福”字送到居民手中;安徽合肥运行“平安号”地铁专列,在车厢内以漫画形式进行反诈科普宣传……守好群众的“钱袋子”,筑牢反诈的“防波堤”,各地正在行动。打防并举、防范为先,合力推进、久久为功,我们定能过好这个团圆平安的春节,也定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月 17日 上午10:51
下一篇 2023年 1月 17日

相关推荐

  • 只要不图小便宜,电信诈骗没余地

    2023年5月9日,铁东公安分局接到刘某报案称:其在社交软件交友刷单被骗50000元。2023年5月7日,刘某通过陌陌跟一女子聊天,对方自称是铁西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唐某,通过陌陌加上微信,随后对方让刘某下载“畅聊”App帮她抢移动公司的充值卡,说有一个充值卡回兑活动,例如47000元买的充值卡可以50000元被移动公司回收,这样就可以赚钱。随后唐某让刘某登录唐...

    2023年 5月 10日
  • 什么是裸聊诈骗?裸聊被敲诈的钱能追回吗?

    近期,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其中聚焦网络裸聊敲诈等犯罪领域。其犯罪团伙涉及犯罪嫌疑人之多,内部分工之细,犯罪危害之巨,都令人触目惊心。最高检相关人士称,严厉打击惩治裸聊敲诈犯罪刻不容缓。 “桃花运”变“桃花劫” 近日,网络程序员小郑向《工人日报》记者反映,自己遭遇了裸聊敲诈,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小郑称,其在某社交软件上添加了一名陌生...

    2023年 1月 25日
  • 警惕电信诈骗花样套路,京东安全专家做出春节反诈提示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多地警方纷纷发布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提示,拉响新一轮反诈警笛。针对春节期间各类高发的电信诈骗事件,京东安全专家也做出了详细的防范贴士。 例如,要谨慎关注境外号码的致电或短信,不随意点开未知链接;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验证码等,不轻易填写或透露此类内容;注意可疑支付行为,对于安全性存疑的支付请求,要通过官方渠道谨慎核实…… 京东安全专...

    2023年 1月 13日
  • 找工作掉进电信诈骗陷阱 市民被骗9万多

    【案情】 招聘李女士的这家公司让李女士下载了一个APP,让她注册后在家里用APP做兼职。 李女士照做后,一个“客服”和李女士对接,告诉她需要垫钱帮公司完成一些任务,之后本金会返还给李女士,并且她还能得到相应提成。李女士将信将疑,但还是开始做起了任务,将自己的钱转了200元进去,过了10分钟左右,她也收到了本金和返利总共260元钱。第二单李女士转了500元进A...

    2023年 1月 7日
  • 宁乡一女子“网恋”被骗20余万元

    是天赐良缘还是电信诈骗?记者今天从宁乡市法院获悉,该院日前审理了一起以网络交友为幌子的诈骗案件。 2022年4月中旬,单身多年的周女士在某社交软件收到来自陌生男子黄某的好友邀请,对方自称在某国企做项目总工,妻子去世多年,儿子和女儿都有稳定的工作。聊天时,黄某还向周女士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黄某优渥的家庭条件很快让周女士沦陷其中,两人迅速见面发展成男女朋友关系...

    2023年 2月 16日
  • 年底收到这样的短信千万要小心!福利可能是“陷阱”......

    临近岁末年初 你有没有收到 积分到期、催办兑换商品的短信 注意!注意! 小心短信有诈 福利链接可能是“陷阱” 12月30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 对此发布消费警示 近期,中消协陆续接到消费者反馈有关经营者利用积分到期催办兑换相应商品或服务涉嫌误导消费的行为。 赶紧来看下具体啥情况 1 会员积分 消费者通过注册成为某家品牌或经营者的正式会员后,完成消费即可获得相应积...

    2023年 1月 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