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领导找你借钱”,小心是诈骗!!

图片

紧急预警
冒充领导诈骗高发
  近期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冒充领导诈骗的,微信头像多采用政府网站下载的领导头像,微信名称直接用领导名字,一开始只是聊天,之后会索要钱财,只要涉及资金的,一定要注意。

图片

图片

此类诈骗手法,与之前流行的“冒充上司”的套路类似,但此次骗子冒充的竟是政府机关领导,真是毫无道德底线。连领导的头像、名称均为真实信息,令人难以分辨。到底骗子是如何实施诈骗的?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梳理一下此类诈骗的套路,以便于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1.添加好友,建立人设
骗子先对QQ或微信号码进行包装,根据非正规渠道了解信息,精准选择目标,使与政府机关有长期来往的社会人士难以辨别,这是利用群众对领导的尊重且不便拒绝的心理来行使诈骗。图片

图片

2.树立形象,拉近距离
在成功添加好友之后,骗子首先会模仿领导说话的语气,以疫情防控、创城攻坚等为话题,询问相关人员近期的工作情况,在一言一行中树立起领导形象。随后,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受害者的距离,为后面涉及金钱方面的交易作铺垫。

图片

3.假借转账,骗取钱财
建立信任一段时间之后,骗子就会开始通过让受害者临时帮忙周转借款等手段进行诈骗,最常见的套路是通过告诉受害者因为自己拉不下脸向朋友要账,希望受害者帮忙代理转账,之后就会通过伪造转账凭证让受害者误以为已收回汇款,让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多次转账,最终达到诈骗的目的。图片

划重点!

再来复习一遍

请大家一定注意

不要中了骗子们的套路!

01、领导出现方式不一般 
骗子通过不法渠道,盗取群众手机通讯录上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而后精准发送信息,通过微信大面积“撒网”添加相关工作人员为好友。建立联系后,伪装成“领导”骗取受害人信任,降低后者戒备心。
02、“暖心关怀”拉近距离 
嘘寒问暖型:骗子用关心下属工作的口吻,让受害人受宠若惊,自以为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放松警惕。利益引诱型:骗子以“领导身份”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但对话中暗藏“猫腻”,释放出朦胧信号,让受害人对个人及事业的未来发展浮想联翩。

03、花式借口信手拈来 
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的关系已更进一步时,骗子顺势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比如亲戚借钱、上级领导要求转账、朋友急用等等。
04、时间紧张玩的就是心跳
骗子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不敢质疑的心理,频繁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既营造了紧张气氛,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再次提醒广大群众

任何陌生人添加好友后

要求转账

极大可能都是诈骗

请广大群众擦亮双眼

提高警惕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或进行金钱交易

以防诈骗!

如遇诈骗,请及时拨打110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月 10日 下午10:19
下一篇 2023年 1月 10日 下午10:53

相关推荐

  • 血液酒精含量为76毫克如何处罚

    律师解答血液酒精含量为76mg/100mL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若是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

    2023年 6月 30日
  •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要负刑责吗

    法律咨询解答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要负刑责。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同时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该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

    2023年 2月 20日
  • 盗窃立案后能撤案吗

    律师解答盗窃立案后,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能撤案:一、行为没有给他人,社会,国家或者其他利益团体造成具体明显的危害,法律不认定是犯罪的;二、在追诉时效期限已过后发现犯罪的;三、被特赦免除刑罚的;四、自诉案件,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撤案是指将已经起诉立案的案件撤销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

    2023年 2月 19日
  • 民警及时劝阻电诈案 10分钟挽损3万余元

    近日,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勐卯边境派出所快速反应,及时处置了一起“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案,帮助群众挽损3万余元,获得群众称赞。 当日15时许,该所接到德宏州反诈中心的推送预警,显示辖区居民秦女士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民警接到预警后,第一时间通过手机与秦女士联系,但秦女士的电话始终处于占线状态。 民警迅速找到秦女士,秦女士正在按照诈骗分子的诱导查验银行卡流水。秦…

    2023年 1月 7日
  • 承担刑事责任是什么意思

    律师解答承担刑事责任的意思是行为人应当承担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产生的法律责任,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讯和刑罚处罚。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

    2023年 2月 19日
  • 14岁过失杀人会怎么判

    律师解答14岁过失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