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领导找你借钱”,小心是诈骗!!

图片

紧急预警
冒充领导诈骗高发
  近期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冒充领导诈骗的,微信头像多采用政府网站下载的领导头像,微信名称直接用领导名字,一开始只是聊天,之后会索要钱财,只要涉及资金的,一定要注意。

图片

图片

此类诈骗手法,与之前流行的“冒充上司”的套路类似,但此次骗子冒充的竟是政府机关领导,真是毫无道德底线。连领导的头像、名称均为真实信息,令人难以分辨。到底骗子是如何实施诈骗的?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梳理一下此类诈骗的套路,以便于广大群众提高警惕。

1.添加好友,建立人设
骗子先对QQ或微信号码进行包装,根据非正规渠道了解信息,精准选择目标,使与政府机关有长期来往的社会人士难以辨别,这是利用群众对领导的尊重且不便拒绝的心理来行使诈骗。图片

图片

2.树立形象,拉近距离
在成功添加好友之后,骗子首先会模仿领导说话的语气,以疫情防控、创城攻坚等为话题,询问相关人员近期的工作情况,在一言一行中树立起领导形象。随后,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与受害者的距离,为后面涉及金钱方面的交易作铺垫。

图片

3.假借转账,骗取钱财
建立信任一段时间之后,骗子就会开始通过让受害者临时帮忙周转借款等手段进行诈骗,最常见的套路是通过告诉受害者因为自己拉不下脸向朋友要账,希望受害者帮忙代理转账,之后就会通过伪造转账凭证让受害者误以为已收回汇款,让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多次转账,最终达到诈骗的目的。图片

划重点!

再来复习一遍

请大家一定注意

不要中了骗子们的套路!

01、领导出现方式不一般 
骗子通过不法渠道,盗取群众手机通讯录上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而后精准发送信息,通过微信大面积“撒网”添加相关工作人员为好友。建立联系后,伪装成“领导”骗取受害人信任,降低后者戒备心。
02、“暖心关怀”拉近距离 
嘘寒问暖型:骗子用关心下属工作的口吻,让受害人受宠若惊,自以为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放松警惕。利益引诱型:骗子以“领导身份”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但对话中暗藏“猫腻”,释放出朦胧信号,让受害人对个人及事业的未来发展浮想联翩。

03、花式借口信手拈来 
当受害人感觉与“领导”的关系已更进一步时,骗子顺势而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比如亲戚借钱、上级领导要求转账、朋友急用等等。
04、时间紧张玩的就是心跳
骗子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不敢质疑的心理,频繁使用“尽快”“马上”“立即”这些催促性的词语,既营造了紧张气氛,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

再次提醒广大群众

任何陌生人添加好友后

要求转账

极大可能都是诈骗

请广大群众擦亮双眼

提高警惕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或进行金钱交易

以防诈骗!

如遇诈骗,请及时拨打110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月 10日 下午10:19
下一篇 2023年 1月 10日 下午10:53

相关推荐

  • 偷税漏税1000万的判几年

    律师解答偷税漏税1000万不一定会被判刑。如果数额达到法定判刑标准且多次有此行为都没有处理也没有及时补缴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足税款及滞纳金且已经接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五万元以下且在公安机关立案前补足税款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

    2023年 6月 30日
  • 另案处理以后是否还追究

    律师解答另案处理以后还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另案处理只是不与正在审理的该案件一起进行审理,但是不代表其的刑事责任都交由该案的被告人承担。另案处理的犯罪嫌疑人仍会在另外一个案件中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

    2023年 2月 19日
  • 盗刷银行卡立案了吗

    律师解答盗刷银行卡报案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会立案。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

    2023年 2月 19日
  • 另案处理以后还要追究吗

    律师解答另案处理以后还会追究。另案处理不属于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只是不与正在审理的该案件一起进行审理,但是仍会在另外一个案件中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023年 2月 19日
  • 盲人犯罪会住监狱吗

    律师解答盲人犯罪,判决拘役以上刑罚的,会在监狱中服刑。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不代表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盲人实施犯罪,并不是免责事由,同样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

    2023年 2月 19日
  • 醉驾293是否必须判刑

    律师解答醉驾血液酒精含量293mg/100ml的,不一定必须判刑。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其他。为存在法定情形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除罚金,而且会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

    2023年 6月 3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