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10万余元!请警惕这些“快递员”!

你还在相信刷单赚钱吗?·

羊圈趴窝了?没事干了?来刷个单赚个外快岂不更好?其实骗子就是这么想的。近日寿光一市民就被这种骗术骗走10余万元。到底是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图片
王某在家无聊玩手机时,忽然微信收到一名为“XX快递员XXX”的陌生人添加好友,添加信息为“您有一快递在我这已存放好久未取,请加好友”,快递业务发达的今天,谁会想这竟是骗子让我们放松警惕的一种手段,之后王某莫名其妙就通过了好友认证,添加对方为好友,蒙在鼓里的王某正在询问是什么快递时,就被拉进了一群聊。
图片
接下来,这个陌生的群里就出现了各种任务完成后发送收款码的聊天记录,看到别人都提现成功后,王某也想着试一试。于是第一单点赞助力成功后,王某也把自己收款码发到群里,没成想还真的收到了8元的返利转账,收到好处的王某也就慢慢放松了警惕,接连完成多单,也都返现成功。
图片
过了两天,群里有人发来了一条陌生链接,要求群成员点开链接下载APP,进行下一项任务。王某连想都没想,下载并注册了这个陌生APP,而之后的点赞助力,可以说是与点赞助力半毛的关系都没有,发布的任务也变成了一个个陌生的银行卡账号信息,任务的要求就是往银行卡账号里转账,来完成所谓的点赞助力,100元返利26元,300元返利100元……接二连三的任务都完成了返利,最后竟然出现转10000元返5000元,转30000元返10000元,转60000元返30000元的“福利三联单”,被利益冲昏头脑的王某,看到“群友们”都接了任务,自己也被“洗脑”般的往指定银行卡账号里转了第一笔钱。
图片
之后要求返利时,却被告知必须是接任务的全员全单完成任务后才能返现,想想自己已经投进去的钱回不来,王某只能忍痛继续往那些陌生银行卡里继续转账,最终王某被骗10余万元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刷单就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贪图小便宜不存在侥幸心理,

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拨打110报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月 9日 下午11:05
下一篇 2023年 1月 10日 下午10:15

相关推荐

  • 反电信诈骗法施行 保护“钱袋子”更有力

    “我把白领通账户内的资金划出来,是不是可以提升个人征信?”近日,宁波银行奉化萧王庙支行运营经理在电话回访客户时,客户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起运营经理警觉。 运营经理立即向客户了解情况,初步判断客户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于是劝阻他无论任何情况,都不要给陌生人转账,也不要告知对方动态密码,并建议客户口头挂失、第一时间报警。 经警方证实,这位客户确实遇到了“虚假征信诈…

    2023年 1月 17日
  • 只要安装固定电话每天能赚3500元?松江警方开出首张“反诈”行政处罚单

    松江公安分局日前经过缜密侦查,侦破搭建GOIP固话语音网关,为上游诈骗犯罪提供帮助的违法行为,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万某处以行政处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2022年12月1日实施后,松江开出的首张行政处罚单。 1月5日,根据上海市公安局下发涉诈线索,松江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反诈专班会同洞泾派出所,抓获搭建GOIP固话语音网关的犯罪嫌疑人万某。经查,万…

    2023年 1月 17日
  • 投资虚拟字画真的就那么赚钱?

    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中都出现了一条赚钱的信息。“稳赚不赔、操作简单”,这样的标题够不够吸引人? 这条信息备河南的王女士看到了,她抱着试试看,赚点零花钱的想法,联系了介绍人。对方告诉王女士需要在指定的平台低价购入虚拟字画,再以高价卖出赚取差价,还承诺每一次购买字画都会升值,无需担心卖不出去。 王女士一听便心动了,先是跟着对方加入了一个群聊,又通过点击群内链接进…

    2023年 2月 7日
  •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诈骗有什么区别?诈骗罪辩护律师回答网友提问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合同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区分的原因在于两者的自然属性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也是两者相互转化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诈骗罪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合同欺诈与合同民事欺诈的相似性   合同民事诈骗罪之所以能够通过定量变量的积累而转化为合同诈骗罪,与两者的共性密切相关。   为了正确把握合同诈骗罪与合…

    2023年 2月 4日
  • 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的概念有何不同?诈骗罪辩护律师教您辨别

      侵权法中的欺诈主要承担违法责任,法律行为制度中的欺诈主要体现行为的效力,而合同民事欺诈属于后者。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诈骗罪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合同进行民事法律欺诈的概念   我国传统民法及合同法等法律条文中对欺诈均作出了一些相关的规定。最高法在《民法通则》第 68 条中规定,行为人主观故意编造虚假新闻事实或隐瞒自己真实发展情况…

    2023年 2月 4日
  • 冒充军人诈骗的处罚有哪些?诈骗罪辩护律师为您回答

      本罪的客体是国防利益、军队威信及其正常活动,不仅可以直接侵犯公民的财产权利,还可以直接侵犯公共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敲诈勒索罪的客体只能是公私财产所有权。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诈骗罪辩护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本罪与敲诈中国勒索罪的界限   有些罪犯经常冒充士兵,利用恐吓手段向他人勒索钱财,这种犯罪与本罪的犯罪有相似之处。 但有一个区别:…

    2023年 2月 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