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助老 预防电信诈骗

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浪潮已悄然覆盖中老年群体的生活,扫一扫支付、网上办理财等各项服务为居家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滋生出诸多非法欺诈案件。为帮助中老年群体提高防范意识、增强反诈能力,“蓝马甲”反电诈公益服务应时出动。

智慧助老 预防电信诈骗

日前,支付宝“蓝马甲“联合扬子晚报迈皋桥街道瑞丰园社区、南京市栖霞区童心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开展了蓝马甲公益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中老年人参与。“蓝马甲”志愿者们通过真实案例,分类讲起就发生在身边的电信骗局,揭露其背后的操作套路,结合一个个真实的诈骗案例,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常见的诈骗类型,重点介绍了电信诈骗的作案方式和惯用手法,提醒居民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密码等并分析中老年人群容易受骗的心理因素,提醒要和子女多商量,有困难及时求助警察。

“蓝马甲”公益课堂通过现场单页宣传、实操教学、经验交流等方式,打好反诈防骗预防针”,帮助中老年人护住自己的“钱袋子”,使数字服务真正成为全民生活的好帮手。未来,相关活动还将进一步开展,筑起社区安全生活的“蓝色城墙”。

据悉,自去年7月起,江苏省启动2022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启动,其中蓝马甲行动已持续走进超过40个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培训及反诈防骗宣传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1月 5日 下午7:36
下一篇 2023年 1月 7日 下午2:05

相关推荐

  • 上海一套房子可以办几个居住证

    律师解答上海一套房子可以办理多个居住证,没有数量限制。一套房子允许多人居住,居住在该房内的人均可办理居住证,公民提供在该房居住的有效资料即可。申请办理居住证的来沪人员,应当提供以下材料:1、《上海市居住证申请表》;2、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3、拟在本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住所证明:(1)居住在自购住房的,提供相应的房地产权证复印件(验原件);(2)居住在租赁…

    2023年 6月 30日
  • 戒毒五年后身份证会自动报警吗

    律师解答戒毒五年后身份证信息不会自动报警,在社会戒毒期间公安机关没有发现戒毒人员复吸的,在满三年之后,其可以请派出所开具三年以上的戒毒证明,再去禁毒部门申请取消动态管控,由黄色管控等级变更为蓝色关注等级,这样身份证信息就不会自动报警了。 法律依据 《戒毒条例》 第十四条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社区戒毒执行地乡人民政府、城市街道…

    2023年 6月 21日
  • 判缓刑去哪里接人

    律师解答当庭宣判缓刑的,可以去法院接人。法院出具缓刑的执行通知给当事人,当事人需要携带执行通知到司法局报道,在司法局报道后,携带报道单到具体经办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

    2023年 5月 1日
  • 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什么意思

    律师解答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是指定罪量刑的刑罚种类是拘役,刑期是四个月,但是暂缓执行,考验期为六个月。在此期间,犯罪嫌疑人要回到居住地社区接受社区矫正,六个月内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违反相关规定的,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决的四个月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

    2023年 2月 19日
  • 判缓刑什么时候到司法局报道

    律师解答判缓刑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十天之内到司法局报道。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必须在十天内到达户籍所在地或本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报道并办理手续。在三天内到达指定社区进行考验期内的矫正。罪犯不准时报到的,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进行调查,将情况上报给法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

    2023年 5月 1日
  • 吸毒正在哺乳期怎么处理

    律师解答吸毒但是正在哺乳期的,处理如下:1、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戒毒,应该进行社区戒毒。2、进行社区戒毒的,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法律依据 《禁毒法》第三十九条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