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三违现象发生

律师解答
避免“三违”现象的方法有:1、消除造成“三违”的种种不良心态。2、认真强化落实安全管理基础的各项针对性措施。3、要加强制度建设,以此定出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使管理有效地落到实处。4、加强监督,主要是管理环节的监督,监督办法要可操作并严格细致。

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三违”行为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有效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引导和教育职工(包括相关方从业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结合本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文章版权归法律快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6月 21日 下午11:30
下一篇 2023年 6月 21日 下午11:30

相关推荐

  •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怎样的

    律师解答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2023年 2月 19日
  • 违反和违犯的区别

    律师解答违反和违犯的区别如下:1、违反是指客观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而违犯在肯定行为违犯法律规定的同时对主观恶意进行了规范评价。2、违反一般适用于规章、原则等,不遵守;违犯适用于法律、法规等,有意识地破坏和触犯法律法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在中华人民共…

    2023年 5月 10日
  • 怎么认定抽资出逃

    法律咨询解答 1、行为主体:该行为的主体是公司出资者,即股东。2、主观方面:是看公司股东有无抽逃出资的故意,如果没有正常的业务往来、借贷关系或其他依据,不支付任何代价而长期占用股东出资不还的话,就可能涉嫌抽逃出资。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的管理制度。4、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验资成立后又抽逃出资的行为,如果抽逃的数额巨大、造成的后果严重…

    2023年 2月 19日
  • 组织卖淫罪是否存在未遂

    法律咨询解答 组织卖淫罪不存在犯罪未遂。因为组织卖淫罪与非罪的界限是:1、是否有组织他人卖淫的故意;2、是否实施了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如果没有组织他人卖淫的故意或者没有实施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如有些饭店、酒店等服务人员卖淫,其负责人虽有放松管理的行为,但只要不具有组织他人卖淫的故意,也没有组织他人卖淫的行为,就不能认为其构成犯罪。所以有组织的行为…

    2023年 2月 20日
  • 假想防卫是故意还是过失犯罪

    律师解答假想防卫是过失犯罪。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假想防卫一般不会以故意犯罪来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

    2023年 2月 19日
  • 欠条与借条的法律效应相同吗

    律师解答借条对应的法律效应不同,借条表明的是借贷关系,而欠条对应的法律关系可以是欠货款、分红、投资款等各种情况,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借款肯定是欠款,而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

    2023年 6月 2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