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旁听人员限制

律师解答
民事案件中对旁听人员的限制包括: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九条
公开的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
旁听席位不能满足需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者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但应当优先安排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旁听。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
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
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
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

文章版权归法律快车。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6月 21日 下午11:24
下一篇 2023年 6月 21日 下午11:24

相关推荐

  • 亲子鉴定需要夫妻双方都到场吗

    亲子鉴定不一定夫妻双方都要到场,具体如下:1、在当前情况下,父亲可以带孩子到司法鉴定中心做父子(女)亲子鉴定,证明孩子和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母亲也可以带孩子到司法鉴定中心做母子(女)亲子鉴定,证明孩子和自己有没有血缘关系,进一步证明有没有在医院生孩子抱错的情况;2、凡只做父子(女)或母子(女)鉴定的情况,我们称单亲亲子鉴定,现代的科学技术条件,除了基因突变情…

    2023年 2月 19日
  • 如果要离婚,夫妻财产怎样分

    法律咨询解答 如果要离婚,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一方财产不用进行分割,归一方所有。【温馨提示】遇到法律问题,有81%的当事人第一时间通过搜索与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来了解问题的可能风险殊不知背后的法律纠纷,遇到法律问题及时找专业的律师咨询,点击咨询按钮快速找到最合适、…

    2023年 2月 19日
  • 判缓刑当庭就可以走吗

    律师解答判缓刑当庭就可以走。如果是判缓刑,一般都是当庭释放的。根据法律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释放。如果是从看守所直接到法院的,那可能还要回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这与是否上诉没有任何关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七十条被逮捕…

    2023年 2月 19日
  • 医疗纠纷追诉期有多久

    律师解答医疗纠纷不是适用追诉期,而是适用诉讼时效,该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

    2023年 5月 29日
  • 有刑事案件的人,影响孩子吗

    律师解答有刑事案件的人,影响孩子,如果子女要报考公务员考试、警校招生、军校招生、银行招聘、国企招聘等,会影响子女,因为上述机关招聘的政审环节中,会对招聘者的直系亲属有无犯罪记录进行审查,如果存在案底,政审不予通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二十六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被开除公职的;被依法列为…

    2023年 6月 30日
  • 不被认定累犯可能再判缓刑吗

    律师解答不被认定累犯可能能判缓刑。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