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纠纷由哪个部门处理?2021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在工作之前我们都要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这样的劳动合同一般都是格式合同,是用工单位提前准备好的以方便和劳动者签订。那么如果劳动合同造假的话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律师界网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关于劳动合同造假如何处理的相关问题。

  劳动合同纠纷由哪个部门处理?

  因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可以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 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 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 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2、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

  3、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2021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1、和解

  和解是指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解决因合同发生的争议。

  2、企业调解

  合同纠纷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

  3、劳动仲裁

  仲裁合同当事入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法院起诉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人民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受理并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劳动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5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