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主体借用传导媒体向公众传递商品和劳务信息,引起消费者注意,并试图说服其购买或使用。与正规广告相比,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危害很大。而此时也有很大的可能被认定为虚假广告罪。那么现在我国关于虚假广告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要是不清楚的话,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虚假广告罪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七十五条 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单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或者给多个消费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3)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名义,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

  (5)造成人身伤残的;

  (6)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021虚假广告罪的量刑标准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正确区分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界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存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采用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相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

  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53
下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午7: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