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后主动投案自首,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需要在认识和运用中加以区别。

网友咨询:

5月8日1时许,王余勇驾驶鲁J×××××号小型普通客车沿肥城市湖王路由北向南行至329省道路口南500米处时,碰撞路面护道树,致车辆乘坐人张某1当场死亡,张某2、李某1受伤,车辆损坏。经尸检鉴定,死者张某1符合交通事故头面部受到较大钝性外力作用致其严重颅脑损伤而死亡。经肥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王余勇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张某1、张某2、李某1、李某2、耿某无责任。事故发生后,王余勇拨打报警、急救电话并在现场等待。王余勇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天津普宜律师事务所刘顺律师律师解答:

王余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依法处罚。

王余勇在事故发生后,拨打报警、急救电话并在现场等候处理,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自愿认罪认罚,且与被害人亲属达成赔偿协议,取得被害人亲属的谅解,依法可减轻,从轻处罚;

经司法行政机关调查评估,适用缓刑对其所居住社区无重大不良影响,可依法对其适用缓刑。

刘顺律师律师补充: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本人南开大学法律硕士.曾常年从事法学教学工作.2007年从事律师工作.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办理了大量案件。本人注重务实求真,对待案件绝不作虚假承诺.本着忠人之事,坦诚合作的态度为您提供法律服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4日 下午3:25
下一篇 2023年 5月 14日 下午3:25

相关推荐

  • 打架拘留5天是什么处罚

    律师解答打架拘留5天是行政处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行政拘留5天时间是收拘当日的第二日为一日,即到拘留所的第二天来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

    2023年 2月 19日
  • 75岁判刑还会不会入狱

    律师解答75岁判刑还会入狱。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75周岁只是在可以判刑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不是不判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

    2023年 2月 19日
  • 虚构已婚事实骗取钱财,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客观上对财物的实际非法控制状态和主观上企图通过危害行为达到对财物实际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为人对财物的永久控制。 网友咨询: 2015年至2021年1月期间,林某和被害人经某在网上相识,林某隐瞒自己已结婚生子的事实,虚构自己单身的身份,以和经某谈恋爱、结婚为由骗取经某的信任,并以各种理由骗取经某钱财共计197816元,骗取…

    2023年 10月 29日
  • 治安拘留日期从什么时候算

    律师解答治安拘留日期应当自被裁决治安拘留的人入拘留所的时间开始计算,期限是以日为单位计算的,执行治安拘留的时间也应当以日为单位计算,入所当日不计算在内,执行到第二日即为1日,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九十二条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

    2023年 6月 30日
  • 犯罪预备存在共同犯罪吗

    法律咨询解答 犯罪预备也存在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相关延伸】问:共同犯罪的要件是什么?答:共同犯罪的要件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2、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这里的“人”是指…

    2023年 2月 19日
  • 判缓刑是否必须司法调查

    法律咨询解答 判缓刑不一定需要司法调查,法院认为有可能判处缓刑,可以向司法局提出审前调查的请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经过司法调查就不可以执行缓刑,具体来说,若是满足缓刑的条件,就有被执行缓刑的可能。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