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借款合同不涉及抵押担保时,其主体分别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在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借款合同的变更应遵循合同变更的一般原则,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下面借款合同律师将向您介绍合同的变更。
借款合同进行变更的情形有哪些?
一、债权人变更
债权人以合同、赠与或者基于法律的方式将其全部债权转让给他人,只有债务的主体发生变化,而不改变债务的内容。根据债权转让的不同原因,将其分为债权转让和债权转让。债权转让是指基于合同或者其他形式的协议进行的债权转让;债权转让主要是指法人债权人赠与、分立、合并的债权转让,继承人自然人债权人死亡。
但在银行作为债权人的情况下,这些债权人变动的原因基本不会出现,因此我国《担保法》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第六十一条尽管有禁止规定,但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最高人民法院随后发出通知,审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案件。《关于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资产处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第六十一条作了限制性解释。第二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让国有银行债权后,在债权转让前,人民法院已对原债权银行提起诉讼。根据原债权银行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申请,当事人可以变更为债权已转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就是说,在现实中,由于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的需要,银行主体债权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将债权转出。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明确最高额抵押担保的非特定债权后,原债权银行转让主债权的,债权转让行为可以视为有效。第九条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依法取得有担保债权的抵押权,抵押权登记原件继续有效。可以看出,最高额抵押担保的非特定债权明确后,原债权银行转让主要债权时,可视为债权转让有效,同时具有抵押权转让的效力。未约定债权后,原债权银行转让主要债权的,债权转让行为视为有效。
借款合同律师指出,在最高额抵押担保确定之前,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转让单笔债务的,根据民法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从法律角度也是可以的。因为最高额抵押不从属于每一个特定的债权,而是从属于不断发生的基本法律关系,每一个特定的债权的转让,只是意味着该债权不在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范围之内,但抵押权并不随之转让给受让人,该债权数额不再计入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实际债权总额,这种行为实质上是最高额抵押担保范围的变动。担保债权的范围是由债权基础法律关系的类型决定的,因此范围的变化实质上意味着基础法律关系的变化。通常,这种变化表现为:
(1)以某类债权替代学生原有数据类型的债权;
(2)其他类型索赔的附加索赔;
(3)排除一类现有索赔要求;
(4)也可以添加到特定的索赔。
借款合同律师表示,这些变更不需要抵押权人和其他第三人在下一顺序的同意,但必须在抵押权确定之前进行,否则无效,变更登记是变更的生效要件。抵押权确定前当事人未办理变更登记的,视为未变更。
物权法第204条也承认本法的债权转让的影响,规定债权担保的最高抵押确定之前,如果债权的一部分转移,最高抵押不得转移,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在确定最高担保抵押之前已经改变了债权转让问题,持积极的态度,甚至给予了双方可以自由商定的一定空间。但是,作为银行等类似的金融机构,在不同地位的情况下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1)作为债权人签订合同时,为防范自身风险,在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时,最好选择约定的债权转让方式,而不是最高额抵押权的转让方式。更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利益;
(2)第三人接受债权转让的,应当要求同时转让其抵押权的最高额;。因此,现在法律允许这种转让,第三人可以依法要求对其合法权益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
二、债务人变更
债务人的变更可以因多种原因发生,主要包括债务承担、债务人的合并与分立、债务人的追加、多个债务人中单个债务人的退出等。特别是一旦发生债务承诺,根据不同类型的债务承诺,对最高额抵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前文中,笔者已经界定了债务承诺的类型,即免责债务承诺和共存债务承诺。在债权人同意的基础上,如果要保持最高额抵押的抵押效力,还必须得到抵押人的同意,而这种同意需要通过书面合同或多方协议来固定。因为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对抵押人最终是否承担债务影响很大。但在共存债务承诺的情况下,即增加新的债务人,实际上降低了抵押人的担保风险,理论上无需其同意即可生效。
但在最高额资产抵押贷款担保的情况下,如:
(1)债务人与抵押人在债务人与第三方同意变更债务承诺时存在重叠,仅经债权人同意;
(2)债务人与抵押人重合。债权人与第三人约定变更承担债务时,仍需债务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实际减轻债务人负担。无需进一步手续办理,但担保人身份即将独立行使担保人权利,如经书面同意可以重新转让,整个证据链将更加完整、严谨。
(3)如债务人与抵押人分开,承担以任何一种方式产生的债务须取得抵押人的书面同意。
以上是借款合同律师整理的关于借款合同变更的知识。如有更多疑问,可咨询策法网专业合同律师,或直接委托吴某帮助您走出法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