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应由谁提出申请

法律咨询解答

假释应由所在监狱提出申请。
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的,由监狱根据考核结果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假释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
【案例】
事实一:罪犯卢某,男,1995年11月9日出生,原判认定其伙同他人在2013年8月实施抢劫及故意伤害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卢某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且积极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25000元。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6月4日作出判决,以被告人卢某犯故意伤害罪、抢劫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七年,共同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人民币52187元(已履行),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判决生效后被交付执行。某中级法院于2016年9月29日裁定对该犯减去有期徒刑5个月。
事实二:2017年12月6日,执行机关某某省某某监狱以该犯执行刑期过半,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危险为由,向某中级法院提出假释建议,某中级法院受理后依法公示,并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
事实三:罪犯卢某在刑罚执行期间,能够认罪悔罪,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学习及劳动,获记累计分考核表扬3次。已履行罚金刑人民币5000元,已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社区愿意接纳。
【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卢某犯罪时为未成年人,案发后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经济损失,取得了受害人家属的谅解,并积极履行财产刑。鉴于其刑期执行已过半,无法定不能假释的情形,犯罪时年龄较小,在监狱内表现较好,社区能提供较好的矫正条件,故裁定对其假释。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二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2:2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2:21

相关推荐

  • 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法律上怎么处理

    法律咨询解答 如果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应当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3年 2月 20日
  • 北京人判10年以上在哪儿服刑

    律师解答北京人判十年以上的,一般在犯罪地的监狱服刑。根据法律规定,羁押罪犯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罪犯的执行通知书、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十五条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应当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羁押该罪犯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

    2023年 2月 19日
  • 帮人追讨欠债要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关于帮人追讨欠债要构成寻衅滋事罪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帮人追讨欠债要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讨债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要看追索的借款是否合法、追索的手段是否合法等因素而定。帮人追讨债务一般是不会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追讨债务时有故意伤害或者非法拘禁行为的,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非法拘禁罪。但也要注意,帮人要债若行为过激有可…

    2023年 2月 20日
  • 假释条件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刑事案件假释的条件:1.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2.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3.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3年 2月 20日
  • 涉案金额多少可立案为诈骗

    律师解答涉案金额不管多少都可立案为诈骗,但金额达到三千元才能刑事立案,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属于治安案件,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

    2023年 6月 30日
  • 信访举报哪些行为不属于诬告陷害

    律师解答因对事实了解不全面或认识片面,而发生错告误告、检举失实的,不属于诬告陷害。存在诬告陷害行为的信访举报人是非中共党员、监察对象的国家工作人员,转交举报人所在单位,按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

    2024年 1月 3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