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认定行为人携带挪用的公款进行潜逃的相关标准为:所谓潜逃是指行为人发觉犯罪事实将要暴露或者已经暴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潜伏和逃跑的行为。这里的公款还包括可以变现的有价证券、金银首饰等。此时的“携带”理解为行为人能够实际控制公款。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2:13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2:13

相关推荐

  • 民法典规定合同效力类型有哪几种

    法律咨询解答 合同效力类型有以下几种:一、有效合同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55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二、无效合同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

    2023年 2月 20日
  • 私自偷盖公司公章犯法不

    律师解答私自偷盖公司公章犯法。若是行为人通过盖公章进行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经…

    2023年 2月 19日
  • 淘宝店主遭遇猖狂买家勒索怎么办

    法律咨询解答 被人勒索了,立即110报警,法律是保护受害人的最好武器。通过报警,可以制止犯罪,保护当事人生命和财产安全。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犯敲诈勒索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年 2月 20日
  • 诈骗罪算职务犯罪吗

    法律咨询解答 诈骗罪不算职务犯罪。在刑法体系中,诈骗罪属于财产类犯罪。职务犯罪对于犯罪主体有主体要求。例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贪污罪对…

    2023年 2月 20日
  • 合同纠纷是否可以变成诈骗

    律师解答合同纠纷是否可以变成诈骗。如果对方有诈骗的情节存在,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

    2023年 2月 19日
  • 如何确定诈骗罪

    律师解答诈骗罪的确定方式为:1、侵犯对象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2、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