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遗产纠纷案件怎么打

法律咨询解答

如果是原告

1、确定起诉法院

对于继承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是说,继承遗产的民事官司,当事人要到被继承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或到主要遗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这是法律规定的专属管辖,即当事人只能到上述法律规定的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到其他法院起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民法院还有级别管辖的问题,对于继承数额超过当地法院关于级别管辖规定的,应该到符合级别管辖的人民法院起诉。

2、明确被告和诉讼请求

(1)明确诉讼请求的内容一般来说,继承案件的诉讼请求有两点:一是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原告继承的遗产是多少,二是由被告承担诉讼费用及其他费用。

(2)处理好告多与告少的关系。由于人民法院实行的是不告不理的原则,告少了法院也不能依照职权主动干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告多比告少好,但多与少又是相对的,必须根据案件作具体分析,还要考虑告多与诉讼费用的多少之间的关系问题。

3、明确起诉条件根据我国规定,当事人应该符合也下几个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否则,人民法院不受理。

如果是被告:

1、不能之不置理。

现实中,有的被告感到原告是无理告诉,或知道无理就不进行答辩了。不答辩虽然可以,是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次辩解的机会,也失去了使法官全面了解案情的机会。这样,将直接影响自己的诉讼效果。

2、要正确对待。

先要看对方主体是否合格。有无管辖权异议的问题,进而对诉状中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答辩。

3、写好答辩状。

答辩状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起诉,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驳斥对方,提出自己的主张要求的诉讼文书。答辩状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原告的起诉中的诉讼主体是否合格、列举事实是否真实,主张有无证据,请求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力求做到针对性强、逻辑严密、条理清楚,证据充分、论述有力。

从法律上讲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没有证据的支持,即使有关系,也只能赢一时,不能赢到底。因此,当事人能否把好证据关,是成败的关键。要全面地收集好证据,运用好证据,仅靠当事人自己是不行的。这时,律师的作用就不能低估。根据民事诉讼案中举证责任的基本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因此,当事人每提出一个主张,就必须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

相关法律规定

参考资料: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2:01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2:01

相关推荐

  • 法院判决书下来多久

    律师解答法院判决书下来的时间如下:一、民事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人民法院需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二、刑事诉讼案件,当庭宣告判决的,人民法院需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三、行政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人民法院需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

    2023年 2月 19日
  • 行政诉讼是在法院吗

    律师解答行政诉讼是在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

    2023年 5月 15日
  • 欠钱财多少能立案

    律师解答欠钱的纠纷无论数额多少,只要起诉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就会立案,即原告是与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一般是提供欠款的债权人;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提供被告的姓名、性别、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该起诉要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

    2023年 6月 2日
  • 公诉后能不能见家人

    法律咨询解答 公诉后如果案子已经作出了判决,且判决生效需要服刑。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家人。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人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相关法律规定 《监狱法》第十六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时,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执行通知…

    2023年 2月 20日
  • 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法律咨询解答 录音能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使用。录音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大证据类型之一的“视听资料”,当然能够作为证据使用,只是证据和证明力不是同一个法律概念,证据是一种资格,证明力是一种结果和作用,证据未必能够证明待证目的,包括录音证据在内的所有证据都应当具备证据的“三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录音证据具备证明力,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录音证据应…

    2023年 2月 20日
  • 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录音合法吗

    律师解答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录音合法,只要不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录音的内容要真实、完全连贯的,任何人不得进行剪辑,录音时对方的言论是真实意思表达。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七十条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应当向证人送达通知书并告知双方当事人。通知书中应当载明证人作证的时间、地点,作…

    2023年 6月 22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