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构成交通肇事罪

法律咨询解答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需满足以下条件:

1、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这是交通肇事罪的特定时空条件。如果事故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以外的空间内,则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行为人必须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交通肇事的原因,也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驾驶故障车上路行驶,酒后开车,超速开车,疲劳驾驶等等。行为人在交通运输中如果没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即使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也不构成本罪。所谓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指一切为了保证交通运输正常进行和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比如我们高速巡警执法的红宝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必须实际发生了重大事故,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要条件之一。行为人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未造成上述法定严重后果的,不构成本罪。

4、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和造成的严重后果之间必须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违法行为和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不构成本罪。

5、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出自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4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44

相关推荐

  • 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处理?

    网络已经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犯罪的温床,在司法实践中网络犯罪的主要类型有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侵权等,打击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的重要工作,那么网上诈骗案一般判多少年呢? 网络诈骗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可参照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

    2024年 1月 15日
  • 如何才能认定诈骗

    律师解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定为诈骗。诈骗行为满足以下条件的,认定为诈骗罪:一、主观方面怀有直接故意。二、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三、客观方面应当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四、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

    2023年 2月 19日
  • 堵在别人家门口违法吗

    律师解答堵在别人家门口违法。堵门是属于妨碍通行权的民事侵权行为,属于民事侵权的违法行为。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自己的过错,实施非法侵犯他人的权益的行为,对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

    2023年 6月 2日
  • 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怎么办,判刑吗

    律师解答不知道的情况下参与了诈骗,提出自己不知情的证据证明即可。由于不构成犯罪,所以不需要对其判刑。构成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要求主观方面怀有诈骗的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不知道的情况下参与诈骗的,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

    2023年 2月 19日
  • 把小三杀了自首怎么判

    律师解答把小三杀了,行为人涉嫌故意杀人罪,若自首的,在判刑时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

    2023年 2月 19日
  • 放火罪是结果加重犯吗

    法律咨询解答 是的。如果故意放火行为造成人员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就属于结果加重的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