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的房产出售要交多少个人所得税

法律咨询解答

继承的房产,任何时间再出售,均需要缴纳20%个人所有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第二项规定: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

财产转让收入减除受赠、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继承房产,以继承前原房产证上登记时间为准,满二年再出售,免征营业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税收政策执行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中第四项规定:个人将通过受赠、继承、离婚财产分割等非购买形式取得的住房对外销售的行为,也适用《通知》的有关规定。

其购房时间按发生受赠、继承、离婚财产分割行为前的购房时间确定,其购房价格按发生受赠、继承、离婚财产分割行为前的购房原价确定。

个人需持其通过受赠、继承、离婚财产分割等非购买形式取得住房的合法、有效法律证明文书,到地方税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3,其他税项,按二手房买卖规定征收:

(1)契税:普通住宅契税计算方法:90平米以下——首套1%,二套3%;90-140平米——首套1.5%,二套3%。

(2)土地增值税:税率:5%(无法提供完全票据按金额的5%)。

(3)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和地方附加税法:城建税:营业税的7%;二手房交易教育费附加税:营业税的3%。二手房交易地方附加税:依各地方而定。

相关法律规定

《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3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34

相关推荐

  • 离婚一方转移财产应该怎样处理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一方转移财产,另一方可以搜集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然后要求转移财产的这一方少分或者不分财产;如果已经离婚后才发现对方转移财产的,则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分割财产。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

    2023年 2月 19日
  • 夫妻婚内分割财产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咨询解答 婚内财产分割协议在不涉及婚姻家庭以外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对双方均应具有约束力。婚内财产协议只要是经过夫妻双方平等的协商,合意达成对财产进行分配的书面协议,那么该婚内财产协议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

    2023年 2月 19日
  • 如何去保护婚前的财产

    法律咨询解答 保护婚前财产的方式:第一,需要双方共同签署一份书面的婚前财产协议书,并制作婚前财产清单;第二,双方持该协议书以及身份证、相关财产的所有权证明等材料到公证处申请公证;第三,在公证员的指导下完成办理公证的各项流程,并领取公证书。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2023年 2月 19日
  • 离婚协议书上的财产分割反悔后应该怎么办

    法律咨询解答 离婚协议书上的财产分割反悔一般是不行的,登记离婚时双方自愿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对双方均有约束力。除非一方发现财产的分割存在欺诈、胁迫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再次分割共同财产。或者双方自愿达成新的财产协议,可以按照新的协议执行。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七十条,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

    2023年 2月 19日
  • 财产保全提出的前提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1.必须是情况紧急,不采取财产保全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2.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不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否则法院将驳回申请; 4.案件必须有给付内容,属给付之诉; 5.必须是由当事人一方的行为可能使判决难以执行的; 6.必须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申请。法院在必要时…

    2023年 2月 20日
  • 按揭的房子可以公证为一方所有吗

    法律咨询解答 只要夫妻双方自愿,就可以到公证处对各自婚前的财产或婚后的夫妻共同财产进行财产约定公证,双方可以约定夫妻财产为一方个人所有,也可约定贷款由谁承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