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关于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满足四个犯罪的构成要件可以认定为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具体的情况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与通讯相联系的公共安全。其破坏的对象是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即广播电台、电视、电报、电话或其他通讯设备。如广播电台发射和接收电波的机器设备、电话交换设备、通讯线路、收发电报的设备、电视收发设备等。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从事广播、电视通讯业务的人员。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严重后果。如果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既非出于故意,也不存在过失,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二、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最少判几年

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最少会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是指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是指由于过失损坏了正在使用中的广播电视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

破坏广播电视的行为,显然是属于严重损坏了国家公安基础设施的行为,相关情况的处理和认定,应当基于实际的涉案情节后果来进行判决处理,如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的数量,所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的重要性等,具体情况由法院量刑。

认定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需要满足犯罪的条件,这项罪名属于侵犯公共安全类的犯罪,有很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有两种量刑意见,可以对行为人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涉案情节严重的,也可以判3到7年有期徒刑。

相关内容: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该怎么处罚

过失损坏轨道、桥梁等交通设备,危害公共安全,致使火车、汽车等倾覆或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时候,可能涉嫌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时,则不构成本罪。可见,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往往是损坏交通设施罪与非罪的分水岭。那么,构成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该怎么处罚呢?我们一起通过下文进行了解吧。

一、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指什么

(一)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概念

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是指过失损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等交通设备,危害公共安全,致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倾覆或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是一种以交通设施为侵害对象的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构成特征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这是本罪区别于其他过失犯罪的显著特征。过失损坏交通设施,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不仅使交通设施本身价值遭受损失甚至报废,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安全运行,造成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的倾覆、毁坏,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因此,理应运用刑法武器惩治此种犯罪行为。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即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等交通设施。而且,这些交通设施必须是处于正在使用中。因为只有过失损坏正在使用中的交通设施,才可能危害交通运输安全,造成严重后果。也就是说,如果行为过失损坏的交通设施不是正在使用中,而是正在生产或正在修理而未交付使用,或者废弃不用的交通设施,则不成立本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损坏上述交通设备,危害公共安全,致使火车等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造成严重后果的过失行为。这是本罪同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的区别所在。

(1)行为人必须实施破坏交通设备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行为人缺乏谨慎所致。如火车通过铁路道口不慎将路旁放置的废钢挂带在路轨上,造成列车颠覆。如果直接管理交通设备的人员,在操作中违反规章制度,以致过失破坏交通设备,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引起严重后果的,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

(2)破坏交通设备的过失行为必须造成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即造成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倾覆或毁坏,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如果未成后果或者后果不严重,不构成本罪。

(3)破坏交通设备的行为同严重后果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如果严重后果不是由于行为人过失行为所引起,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己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交通运输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以致发生这种严重结果。

二、构成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该怎么进行处罚

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知道,构成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是实施了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的行为,但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此时就不认定构成犯罪。另外,此罪属于过失性犯罪,但要是行为人故意实施了相关行为的,则构成的就不再是此罪了。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55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55

相关推荐

  • 哪些条件会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关于哪些条件会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哪些条件会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

    2023年 2月 19日
  • 过失泄密立案的标准是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失秘密文件,致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的;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的;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

    2023年 2月 20日
  • 过失伤害罪轻伤如何判

    律师解答过失致人轻伤不会被判刑,不属于犯罪。我国律法只规定过失致人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种。不属于犯罪行为的,公安机关不会立案侦查。但是对方向提起民事诉讼的话,则加害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受人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

    2023年 2月 19日
  • 过失致人死亡罪赔偿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法律咨询解答 过失致人死亡罪赔偿协议有效,该赔偿协议属于民事赔偿的部分,双方协商一致即可。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年 2月 19日
  • 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最轻判多久

    律师解答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最轻会判处拘,期限是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过失损坏公用电信设施的,最少会判处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3年 2月 19日
  • 失火罪刑法规定判多少年

    律师解答失火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

    2023年 6月 2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