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拘留时间能取保候审吗?

关于犯罪嫌疑人拘留时间能取保候审吗?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犯罪嫌疑人拘留时间能取保候审吗?

可以的。拘留期间是可以由嫌疑人,嫌疑人的律师以及嫌疑人的近亲属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并且从被刑事拘留那一天开始到判决生效之前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通常对犯罪较轻,不需要拘留、逮捕,但需要对其行动自由作一定限制的犯罪嫌疑人采用。

二、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取保候审当事人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七)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八)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九)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在此期间也是可以提出保候审申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要严格的按照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去执行,如果有违反情况出现的,那么公安机关随时有权将取保候审的决定撤销处理。

相关内容: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对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总是会有一定限制的,法律对一切刑事强制措施都规定了相应的期限,那么你知道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久吗?我国法律对此又是怎么规定的呢?详情请看下文介绍。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都有权作出取保候审决定。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一、取保候审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犯罪嫌疑人羁押期已经超过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的,也适用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二、取保候审期限的计算

1.取保候审的期限重新计算的规定:

受案机关决定继续取保候审的,应当重新作出取保候审决定;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56条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对于需要继续取保候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重新计算并告之犯罪嫌疑人;

2.取保候审的期限连续计算的规定:

有被取保人违反规定被依法没收保证金后,仍决定对其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的期限应当连续计算。可见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取保候审的期限仅是违反规定重新取保的才连续计算,且在审判阶段不得对同一被告人重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但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并无明确的同一机关不得对同一犯罪嫌疑人重复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规定。

三、取保候审期限的限制

由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这两种强制措施在实际执行中一旦被采取就难以撤销,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长期受到限制,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不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既不利于案件及时终结,也不利于打击犯罪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有损于法制的权威和严肃性。为此,相关法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六个月。这个期限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分别计算的最高期限。

四、取保候审期限到了怎么办?

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应当在期限届满十五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于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也没有故意重新犯罪的,在解除取保候审、变更强制措施或者执行刑罚的同时,县级以上执行机关应当制作《退还保证金决定书》,通知银行如数退还保证金,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并书面通知其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55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55

相关推荐

  • 不能执行逮捕的如何处理

    律师解答不能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

    2023年 2月 19日
  • 取保候审交社保可以查的出来吗

    律师解答交社保一般不会调查取保候审的记录,而且也查不到。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处罚,不会留下犯罪记录,所以无法查询。但如果是正在办理退休的话,社保局是可以查到公职人员被取保候审状态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

    2023年 7月 10日
  • 缓刑期间发现漏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法律咨询解答 缓刑期间发现漏罪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

    2023年 2月 19日
  • 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包括

    律师解答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法律规定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的情形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

    2023年 6月 21日
  • 抚养费的支付期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咨询解答 抚养费的支付期限可以在不损害子女健康的情况下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应当支付到子女十八岁。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以停止给付抚养费。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

    2023年 2月 19日
  • 嫌疑人取保候审不能出市怎么办

    关于嫌疑人取保候审不能出市怎么办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嫌疑人取保候审不能出市怎么办 应该提前向公安机关提出书面申请。 取保候审人员去外地需要向执行机关报告,经执行机关批准才能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因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