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要借款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有哪些?

借贷纠纷律师收集整理了关于催要借款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有哪些?的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更多借贷纠纷专业问题建议咨询律师。

一、催要借款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有哪些

催要借款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有书面材料,如催收通知,证人证言、电话录音、短信等。

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请求(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承诺)。

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

二、诉讼时效中断适用条件有哪些

(一)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

这些法定事由只要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即引起时效的中断(具体事由后述)。

(二)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

而且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不受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三)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从而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在此种意义上,民法学称诉讼时效中断为根本性障碍。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

借款人还钱诉讼时效中断吗?

一、借款人还钱诉讼时效中断吗

还钱时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2、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二、欠条的诉讼时效中断有哪些法定事由

欠条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事由有:

起诉、请求、承认

1、起诉。

起诉是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十三条的规定,起诉撤诉、申请仲裁、支付令等也会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2、请求。

请求是指权利人直接要求义务人履行的意思表示。

对于请求的事实,权利人负有举证证明的责任。

3、承认。

承认是指义务人向权利人承认权利存在并愿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承认原则上应由义务人本人或其有权代理人向权利人本人或代理人作出,对第三人所作的愿意履行义务的表示,不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承认的行使,可以是直接承认权利存在,愿意履行义务,也可以是能够证明义务人所负义务的行为。

对于有还款日期的欠条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根据“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应从约定还款最后一日的次日起计算,分批还款的分别计算。

如果在还款日期满3年内,有证据证明债权人曾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即主张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主张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3年。

借款人还钱时,诉讼时效就发生中断,其法律后果是已经进行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就归于无效,在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消灭后,重新计算开始时效期间。

而一般来说,因请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

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

查看了上面文章的内容,相信已经已经对您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实践中我们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需要沉着冷静的面对并解决,必要时可以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此外,我们还整理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54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55

相关推荐

  • 购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该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解答 购房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处理方式有:1、不履行合同义务的一方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2、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

    2023年 2月 19日
  •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咨询解答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受到人身侵害的时间算起。在特殊情况下,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止的,等影响诉讼时效的因素消失后,诉讼时效继续生效。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年 2月 20日
  • 遗弃家庭成员的认定标准

    法律咨询解答 遗弃家庭成员的认定标准:1、家庭成员间的遗弃的认定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成员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此处“需要赡养、抚养和抚养的成员”是指家庭中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这里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是指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给予供养…

    2023年 2月 20日
  • 拆迁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什么时候

    律师解答拆迁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拆迁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当事人应在诉讼时效范围内提出诉讼请求,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

    2023年 2月 19日
  • 怎样才产生缔约过失责任

    法律咨询解答 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条件是:1.缔约过失责任只能发生在缔约阶段。2.一方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3.一方受有损失。4.一方故意或过失违反先合同义务与另一方的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3年 2月 20日
  • 多少岁开始给赡养费了

    律师解答成年子女需要给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赡养费。成年子女一般指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已满十六周岁且有收入来源可以供自己生活的也可以视为成年人。成年子女需要承担赡养义务,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对于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成年子女,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可以要求其支付抚养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七…

    2023年 7月 10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