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如何

法律咨询解答

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通过威胁、恐吓等不法手段对他人思想上施加强制,由此使他人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恐惧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当事人因受胁迫而作出意思表示,其意思表示并没有产生错误,受胁迫人在作出符合胁迫人要求的意思表示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意思表示的法律后果,只是这种意思表示的作出并非基于受胁迫人的自由意志。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51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51

相关推荐

  • 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何时生效

    律师解答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一般自实际交付借款之时生效,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订立借款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通过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达成借贷合意,即为成立;借贷双方合同已经成立且出借人实际交付借款,即为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

    2023年 5月 10日
  • 民法典中高空抛物租户有责任吗

    法律咨询解答 要看租户是否有过错。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高空抛物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的,由抛物者承担责任,如果抛物者找不到的,除了证明自己无过错外,建筑物其他人要承担责任,所以租户如果能够证明自己无错的,不承担责任。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2023年 2月 19日
  •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2023年 2月 20日
  • 房产赠与子女税怎样收的

    律师解答房产赠与子女的交税按照其赠与的房产价值来确定应缴纳的税额。通常包括契税、印花税、赠与公证费以及房产转移登记手续费。其中,赠与公证费的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司法行政部门制定。房地产权转移登记费则按每宗进行收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

    2024年 1月 3日
  • 安置房产权50年后归谁

    法律咨询解答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安置房首先是没有房产证的,但房屋所有人可以到相关房管部门办理。在办理房产证后,安置房就变成了商品房,此时过户交易与一般的房屋没有任何区别之处,也就是说此时的安置房的产权与一般商品房的产权是一样的,即70年。所以安置房产权50年后仍归房屋所有人。另外,房屋产权…

    2023年 2月 20日
  • 网贷时间到了最后一天还款算逾期吗

    律师解答网贷的时间到了最后一天,借款人还款了的不算逾期,只要没超过约定的期限即可,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借款人没有按时偿还借款,就需要根据约定或国家有关规定支付一定的逾期利息,承担违约责任,还可能会被债权方提起民事诉讼,影响个人的征信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2023年 5月 2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