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对象是什么?刑事诉讼律师讲完你就知道啦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规定(试行)》第十一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室关于贯彻执行《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规定(试行)》的指导意见》第十三条的规定,审查对象为刑事执行检察主管部门所在人民检察院批捕的、本级人民法院批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如果系上级检察院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自己或者二审案件的上诉人,辩护人可以将羁押必要性审查企业申请信息通过驻所检察官转交至办案管理机关提出对应的同级人民对于检察院作为刑事政策执行中国监察局或监所检察处(科)。

  1.《中华民族人民民主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93条确立了完善我国逮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管理制度的基础,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可以进行安全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发展建议予以释放自己或者设计变更强制技术措施。有关部门机关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工作情况及时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

  2.《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从司法解释的角度对新《刑事诉讼法》第93条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解决了拘留必要性审查制度中审查主体、审查内容、审查形式等问题。具体规定如下:

  第六百一十六条 犯罪分子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对于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分析进行安全审查。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或者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的申请,认为没有必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有关机关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第六百一十七条侦查监督部门负责审查侦查阶段羁押的必要性;公诉部门负责审查审判阶段羁押的必要性。监所检察部门在检察监督工作中发现没有必要继续羁押的,可以建议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第六百一十八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以通过申请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时应当充分说明我们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有相关研究证据或者一些其他建筑材料的,应当发展提供。

  第六百一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提出问题予以释放自己或者进行变更强制技术措施的书面建议:

  (一)案件证据发生具有重大发展变化,不足以证明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犯罪活动行为系犯罪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

  (二)案件事实或者情节发生变化的,可以判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控制、刑事拘留、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宣告无罪;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重新犯罪、毁灭或者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串通供述、报复受害人、告发人、控告人的,排除自杀或者逃跑的可能性;

  (四)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收集确定,符合保释或者监视居住条件;

  (五)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将超过依法可能判处的刑期的;

  (六)拘留期限届满;

  (七)由于案件的非凡情形或许办理案件的需求,变换强制措施更为适宜的;

  (八)其他不需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形。

  开始或许变换逼迫程序的建议书应当说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理由及法律依据。

  第六百二十条人民检察院能够采用如下体式格局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羁押必要性评估;

  (二)向侦察构造懂得侦查取证的发展情形;

  (三)听取无关办案构造、办案职员的看法;

  (四)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或者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

  (五)考察核实犯法嫌疑人、被告人的身材健康状况;

  (六)查阅无关档册资料,检察无关人员提供的证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有关证明材料;

  (七)其他方式。

  3.2016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检察案件规定(试行)》,该规定对《刑事诉讼法》确立的“羁押必要性检察机制”作了细化的规定,构建了立案检察的基础框架、细致的检察规范以及了案的详细情况。

  4. 2016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施行检察厅公布了《对于贯彻施行(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了立案的条件、审查内容与方式以及量化评估标准(加分项目、减分项目、否决项目)。

  这个问题的讲解暂时到这里,总的来说,犯罪分子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对于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分析进行安全审查。我们正在建设法治社会,法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大有裨益,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要比处罚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更有价值,更为重要。如果您还有更多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刑事诉讼律师。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下一篇 2023年 2月 4日

相关推荐

  • 法律知识:刑事诉讼律师讲解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对象

      根据司法解释中关于被绑架妇女国籍的规定,这里的“儿童”包括中国国籍的儿童,以及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的儿童。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本罪的客体是被谋杀妇女和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 身体自由权是指人身权,其内容是身体的运动和运动不受非法干涉;人格尊严权是指人身权,其内容与公民主体的尊严密切相关。   妇女和儿童...

    2023年 2月 4日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有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是:1、刑事案件必须成立;2、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了物质损失;3、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4、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 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

    2023年 2月 19日
  • 法律对证人出庭有哪些规定?刑事诉讼律师为您整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三款划定:“经人民法院关照,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看法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依据《刑事诉讼法法律说明》第八十六条、第二百零五条的划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许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看法有贰言,请求法庭关照鉴定人出庭作证,人民法院认为有需要的,应该关照鉴定人出庭。...

    2023年 2月 4日
  • 拐骗儿童知多少?刑事诉讼律师来讲讲

      所谓绑架儿童离开家庭是指将儿童从与父母或其他亲属住在一起的地方带走。监护人分居是指儿童与依法负责监督和保护其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人分居。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拐骗儿童罪   拐带不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离开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拐骗儿童罪是指欺骗、引诱或者以其他方式将14岁...

    2023年 2月 4日
  • 如何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刑事诉讼律师为您解答

      有特地常识的人出庭的人数限定。《刑事诉讼法法律说明》收罗看法过程当中,有看法觉得不应该限定出庭的无关特地常识的人数,否则会致使控辩两边供应更多的书面专家证言,无益于贯彻间接言词准绳,也无益于合议庭的检察判别。经研讨,未驳回上述观念。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刑事诉讼法法律说明》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划定:“请求有...

    2023年 2月 4日
  • 普法课堂:刑事诉讼律师为您介绍

      关于犯意引诱型诱惑侦查,有学者将其分为两种情况。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刑事诉讼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种是行为人以前并无实行毒品类犯罪行为,如销售、运输福寿膏等,而是在侦察职员的诱导下实施了犯法行动,称之为“独自犯意勾引”;另一种是行为人以前曾经实行了一次或者多次毒品类犯罪行为,而且曾经被侦察职员所控制,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或者取得证据,侦...

    2023年 2月 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