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无为目标,乘人不备,悍然牟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那么对于相关情况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和暴力犯罪律师一起看看吧。
一、抢夺罪与非罪的界限
掠夺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是组成抢夺罪的首要前提。另外,掠夺的情节对认定抢夺罪也拥有影响。是以,掠夺公私财物数额不大,情节显著细微的,不组成犯罪。
掠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但未造成别人重伤以上危害,行为人系初犯,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拥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能够认定为犯罪情节细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3)被害人谅解的;
(4)其余情节细微、危害不大的。
二、抢夺罪与抢劫罪的边界
抢夺罪与抢劫罪都以非法占领公私财物为目标,主体要件基础沟通,而且都带一个“抢”字。但二者也有较大的区别:
1.客体要件不完全沟通
抢夺罪为繁多客体,只侵占公私财物。抢夺罪为庞杂客体,侵占的不仅是公私财物,并且还有人身权利。
2.主观要件表现不同
抢劫罪因此暴力、勒迫或许其余要领,劫取公私财物,而且法律上没有数额的限定;而抢夺罪则是乘人不备,悍然从财物所有人手中抢走财物,并且法律要求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
三、处罚
1.犯抢夺罪的,处三年如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许管束,并处或许单处罚金;
2.数额伟大或许有其余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分外伟大或许有其余分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照顾凶器掠夺的,按照本法第263条对于抢劫罪的规定科罪惩罚。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审理掳掠案件详细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
5.关于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如下简称“驾驶车辆”)牟取别人财物的,普遍以抢夺罪从重惩罚。但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该以抢劫罪科罪惩罚:
(1)牟取别人财物时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牟取的;
(2)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的;
(3)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
这个问题的讲解暂时到这里,总的来说,抢夺罪则是乘人不备,悍然从财物所有人手中抢走财物,并且法律要求数额较大时才构成犯罪。我们正在建设法治社会,法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大有裨益,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要比处罚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更有价值,更为重要。如果您还有更多疑问,欢迎联系我们的暴力犯罪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