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上诉人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刑事诉讼的人员。包括: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被害人

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他所以参加到诉讼中来,是因为正当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是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正是由于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特殊身份,刑事诉讼法为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赋予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以当事人地位。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①控告犯罪行为;

②依法申请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审判人员回避;

③参加诉讼;

④委托诉讼代理人;

⑤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时,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请求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⑥对于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起诉;

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⑧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自诉人

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人。一般情况下自诉人就是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害人的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自诉人是自诉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在自诉案件中行使控诉职能,其诉讼行为对诉讼进程有决定性作用。

因而,自诉人是自诉案件中重要的诉讼主体。法律赋予自诉人在诉讼中以广泛的诉讼权利。自诉人除享有诉讼参与人的共同的诉讼权利以外,法律还赋予其广泛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①提起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

②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和翻译人员回避;

③出席法庭审判,参加法庭调查和辨认,申请人民法院调取新的证据,传唤证人,申请重新鉴定和勘验;

④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

⑤请求法院调解或与被告人自行和解;

⑥在审判前撤诉;

⑦阅读或听取审判笔录,有权请求补充或改正;

⑧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时,有权上诉;

⑨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出申请。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是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犯罪,尚未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当事人。

被告人

被告人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或被自诉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当事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前者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直接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中提起民事诉讼的要求得到赔偿的当事人。后者是因其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而被起诉索赔的当事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依据法律规定对被代理人负有保护责任的人。《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3项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从这一规定看,法定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的利益参加诉讼,他应当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为了便于诉讼,如果有多个法定代理人时,只能由其中的一个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表被代理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但不能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和作证,也不能代替被代理人承担与人身自由相关的义务。法定代理人还依法享有独立的诉讼权利。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人的法定代理有申请回避权和上诉权,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在法定期限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5项的规定,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被代理人有限定性,诉讼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只能在代理权限内从事活动,进行代理活动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21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21

相关推荐

  • 夜宵摊上逞强斗狠,打伤他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寻衅滋事罪是指行为人实施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损害结果,从而构成的犯罪。 网友咨询: 2021年7月23日,赖某与朋友在食尚部落夜宵店吃夜宵时,因嫌隔壁桌的被害人凌某、胡某、罗某等人太吵,朝被害人桌旁扔了一只啤酒瓶,双方发生口角,赖某的同伴喊“打”,赖某一桌的人冲向对方,赖…

    2023年 10月 29日
  • 递交起诉书后多久处理

    律师解答递交起诉书之后多久处理应该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法院的工作安排确定,起诉书是检察院决定对案件提起公诉之后制作的请求法院对刑事被告人进行实体审判法律文书。按照相关规定法院审查之后发现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则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的,根据相关规定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并且应当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案件…

    2023年 2月 19日
  • 发生车祸后主动投案自首,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当发生了交通事故以后,车主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亮起车辆的危险警告灯,并在车后面设置危险警告标识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防止有后面的车进行追尾的碰撞,从而保障车内的人员以及车辆自身的安全。除了设立了警示标识以后,还要对事故的现场进行拍照取证,这是向保险公司进行理论的事故证据,在移动车辆之前进行拍照的方法主要是为了避免车主不认问题出现。再填写相应的事故快速处理协议书,…

    2024年 1月 15日
  • 刑事起诉书能给家属吗

    法律咨询解答 一般来是刑事案件的起诉书的副本要在开庭前十日送达给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也就是如果亲属是被告人的辩护人的话,那么法院就会将刑事起诉书送达给辩护人(即亲属),也只有这种情况下是送达给家属的。如果亲属不是辩护人的,那么则亲属可以找被告人或者是被告人的辩护人查看。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

    2023年 2月 20日
  • 不逮捕直接起诉情形是什么

    关于不逮捕直接起诉情形是什么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不逮捕直接起诉情形是什么对不逮捕而起诉的案件,法院在审理中认为需要逮捕被告人时,可由法院自行决定逮捕。 被告人未经逮捕而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公安机关可根据刑事案件执行通知书和已生效的判决书,收进劳改或拘役场所执行,不另办理逮捕手续。 不逮捕而起诉是指检察机关…

    2023年 2月 19日
  • 取保候审用天天去当地派出所吗?

    律师解答取保候审不用天天去当地派出所。取保候审是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一般只需每周到相关的派出所签到一次,并要求随传随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

    2023年 6月 2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