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罪既遂法院一般怎么判刑

关于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罪既遂法院一般怎么判刑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罪既遂法院一般怎么判刑

1、为境外收买国家秘密罪既遂判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3、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如何理解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1) “为境外机构、组织、个人”

只要行为人为了提供给境外机构、组织、个人而窃取、刺探、收买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即构成本罪;只要行为人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提供给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即构成本罪(当然,要求行为人明知对方为境外机构、组织、个人)。

(2) “情报”

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例如,为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境外人员提供属于国家秘密的试题或者答案的,不成立本罪,而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或者非法提供试题、答案罪。

(3) 本罪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并非对立关系

事实上,符合本罪的行为也符合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或者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构成要件。

① 累犯影响: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属于渎职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故在认定特殊累犯时,要受犯罪性质的影响。

② 认识错误:行为人明知是国家秘密但误以为对方是境内机构、组织、人员而非法提供给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的,或者相反,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成立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③ 犯意转化:为境内的机构、组织、个人或出于其他目的窃取、刺探、收买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后,非法提供给境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的,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有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4个具体行为。只要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其中之一的,就构成犯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上述行为时被抓获,实际上未能最终获取国家秘密或情报,或者未能完成非法提供的行为时,也应构成本罪未遂。

相关内容: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相关司法解释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不够刑事处罚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专利法》第二十条第一款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其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委托其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并遵守本法第四条的规定。

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条规定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二、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4、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将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5、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

6、利用职权指使,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

7、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1.17 法释〔2000 4号)

第六条 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16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16

相关推荐

  •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该通过什么

    律师解答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二十一条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毁,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

    2023年 2月 19日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立案几项

    律师解答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立案4项,具体为: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八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2023年 6月 21日
  • 走私毒品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咨询解答 走私毒品的行为方式多种多样。下列行为应当属于走私毒品的行为:1、从境外购买毒品后非法入境,或者与境外贩毒分子相勾结,将毒品偷运入境;2、将非法入境的毒品偷运出境,或者把在境内购买的毒品偷运出境;3、为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和集团购买、运输毒品,或者在边境地区与境外走私毒品分子相勾结,买卖、运输毒品;4、与走私毒品的犯罪分子通谋,为其提供货款、资金、…

    2023年 2月 20日
  •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

    律师解答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十六条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

    2023年 2月 19日
  • 失业金领了六个月以后还可以领取吗?

    律师解答失业金领了六个月以后,失业人员未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继续领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重新就业的;移居境外的;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应征服兵役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一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并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

    2023年 6月 21日
  •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

    律师解答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且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知悉范围变更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十六条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

    2023年 2月 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