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属于损害商业信誉行为

法律咨询解答

商业信誉”无疑指向的就是“信用”和“名誉”。它是指社会公众对具体商业主体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是否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首先应看其报道的内容是否属于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其次,该记者的捏造、诽谤、散布等行为还需要具备“主观故意”。易言之,只有在记者为达到损害企业商业信誉的目的,明知报道的内容为虚假仍进行报道,方才合乎此罪的基本要件。在刑法上,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如该商业主体自身存在问题,经媒体曝光后信用大跌、名誉扫地,这种损害实则是由主体自身的问题所带来的。而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并无违法,反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相关法律规定

国家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

声明:反诈网为公益性网站。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加微信:sqzL31,我们会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10
下一篇 2023年 2月 20日 上午12:10

相关推荐

  • 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关系

    律师解答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是辩证的关系。党委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是管党治党责任的两个重要方面。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互相削弱,必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法律依据 《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四十五条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

    2023年 5月 20日
  • 集资诈骗210万判几年

    法律咨询解答 集资诈骗210万,在我国是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的诈骗犯罪。在判刑方面,集资诈骗的主体分为个人和单位,所需要承担的刑罚也各不相同,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集资诈骗罪在我国《刑法》的犯罪主体上分为个人和单位,如果主体是个人,那么依…

    2023年 2月 20日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法律咨询解答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通过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故意。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2023年 2月 20日
  • 贷款诈骗犯罪主体是谁?

    关于贷款诈骗犯罪主体是谁?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贷款诈骗犯罪主体是谁? 1、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必须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2、《刑法》主要基于自然人的行为来制定的,刑法中的任何罪都适用于自然人,单位犯罪只是刑法中的“例外”主体,有“主体以自然人为原则,以单位为例外…

    2023年 2月 20日
  • 吊销旅游许可证多少年内不可以申请

    律师解答吊销旅游许可证三年内不可以申请。导游、领队因被吊销导游证而被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的,旅行社有关管理人员因旅行社被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而被认定为严重失信主体的,自处罚之日起3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或者从事旅行社业务。 法律依据 《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管理规定》 第十九条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市场严重失信主体实施下列管理措施:(一)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

    2023年 2月 19日
  • 单位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吗

    法律咨询解答 单位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通常是指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才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而未满16周岁或精神病人,是不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所谓“单位”,是指各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法人、组织。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三十条…

    2023年 2月 20日
返回顶部